最年轻获奖者是我省的一线工人
王进团队研发的项目能减少用电户损失
2015年01月10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王进正在工作。(资料片)
本报济南1月9日讯(记者 李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一线工人王进团队自主研发的“±660千伏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和工器具创新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2014年度山东唯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一线工人,35岁的他也成为了最年轻的获奖者。
这也是继2011年度“架空线路清障监测机器人”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再次获得该项荣誉,成为近年来全国唯一一家连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基层企业。在业内,王进被誉为±660千伏带电作业“世界第一人”,他参与的±660千伏银东直流线路首次带电作业期间曾全球直播。
王进带领团队成员自2009年开始一直在一线从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作研究、计算及现场试验。“一个个的技术难题曾把我们不止一次逼入绝境。”王进说,过去500千伏线路的检修工具都使用铝合金材质,当电压达到660千伏后,这种常用的材质已经无法满足电压产生的拉力。王进的团队最终选择了航空航天领域使用的钛合金材料,可是依然不能满足强度需求。
银东直流线路建成后将担负青岛市主要的供电需要,没有带电作业工具的话,线路停电检修将会使用电户产生极大损失。“我们经过30多次反复试验,最终才使金属工具定型。”王进说。
电力作业人员进出强电场时,会直接用导电手套接触强电场,而银东直流线路±660千伏的电压等级相对较高,作业人员直接用导电手套接触导线的瞬间,通过人体的冲击电流过大,会导致击穿作业人员所穿的屏蔽服,造成安全事故。王进和他的团队“妙计频出”。经过试验,用一根轻便的小棒子连接在屏蔽服上,研制出满足该电压等级下的专用电位转移棒,以消除瞬时冲击电流对人体和屏蔽服的影响。
王进团队的这些“妙计”都转化成了±660千伏带电作业的工器具。他们研制的带电作业屏蔽服、电位转移棒、大刀卡、四线吊钩、耐张前卡、耐张后卡、绝缘拉杆、液压丝杠,填补了世界范围内的技术空白。2010年以来,该项目成果已在±660千伏银东线途经的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五省区推广应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