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航机组车队长陈德动:
开车和开飞机一样,要“走心”
2015年01月12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在调度室,陈德动的对讲机时常响个不停。
▼除了开车,平时陈德动还喜欢骑摩托。
如果说航空公司是一个体系庞大、高速运转的机器,除了乘客能直接见到的机长、空姐,后方还有许多容易被忽视的小小“螺丝钉”在为保障良好运作而出力。在路上,在机场,您经常能看到印有“山东航空公司”字样的中巴往来,那是山航用于接送机组成员的机组车。机组车司机师傅们,比最早一班起飞的机组成员起得早,比最晚一班落地的睡得晚。碰到飞机备降等特殊时刻,要保证及时接送机组成员往返,司机们和机长们一样,压力巨大。“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对他们绝非文学化的修饰,而是真实工作状态的准确形容。
文/片 本报记者 白新鑫
奔波在路上
只为保障航班正点
寒潮来袭,一夜北风。1月7日,入夜后的济南气温骤降,寒风刺骨。凌晨4点35分,这座城市还沉浸在酣然睡梦之中,山航最早一辆接送地服人员的中巴车已经从济南儿童医院出发,沿着空荡荡的大街,前往遥墙国际机场。沿途地服人员陆陆续续地上了车,伴着昏黄的路灯和天边一轮冷月,车上的乘客再次进入梦乡,只有车前方司机师傅在四下悄然中全神贯注驾驶,这是他们一天工作的开始。
时针往前拨回35分钟。凌晨4点,陈德动一骨碌从温暖的被窝里爬了起来,没有在寒冷冬日早起过的人恐怕很难体会这种“熟练”背后的不易。他迅速收拾好床铺,洗漱,打开电脑,查阅正在路上行驶的机组车的信息。“这一班是负责接送最早到机场的地服人员的,每天早上4点35分在儿童医院发车,我主要负责对车辆在路上行驶进行实时监控以及调度车辆,有时遇到特殊情况车辆需要绕行不熟悉的道路,我就会在这里一边看着卫星地图一边电话指挥司机师傅们绕行。”陈德动边盯着显示器,边向记者介绍他的工作。
陈德动是山航彩虹汽服机组车队长。空间并不算大的车辆调度室里,虽然有一处暖气,但陈德动还是穿上了厚厚的大衣,依偎在暖气片旁。凌晨4点,太阳未出,寒气浓重,陈德动仍然觉得冷。凌晨4点35分,第一辆车已经出发,但这不是陈德动一天工作的开始,早在前一天下午,他的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4点35分,从儿童医院到机场;5点05分,从山航大厦到机场;5点15分、6点20分……陈德动向记者展示着他所调度监控的机组车辆的信息。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车辆发车,往来于市区和机场。从凌晨4点35分第一辆车发车,直到第二天凌晨1点35分最后一辆机组车把最后一趟航班的机组成员安全送回家,车队这一天的工作才算完成,陈德动才能够放松下来,好好休息。每次值班,他的夜间睡眠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说不困那是假的,但是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陈德动说。
班车也怕坏天气
遇备降忙而不乱
监控凌晨最早一班车跟午夜最后一班车,需要早起晚睡,但陈德动坦言,这还算是比较轻松的时候,白天的车辆其实才最考验整个机组车队。
山航彩虹汽服在济南基地一共有21辆机组车,除了凌晨4点35分那一班接地服人员到候机楼外,其他车辆全部负责接送执行航班飞行任务的机组成员。为了保证车辆使用效率,陈德动仔细研究航班时刻表,让机组车尽量不空跑。一辆车把一个机组送到机场,紧接着接另一个结束飞行任务的机组回市里,一来一回,车辆就充分利用起来了。
和飞机一样,一旦遇到恶劣天气,机组车队就忙得不可开交。
陈德动回忆,去年有一天,北京、石家庄、天津等地遇到雷雨天气,济南机场是这些机场航班的备降机场,陈德动清楚记得,那一天忙得连饭都没吃上一口。“因为是备降机场嘛,我们公司飞这些地区的航班全都来济南备降了,一下子打乱了机组车排班计划。”陈德动说。没有办法,只能临时制定计划,调度所有车辆,甚至经过机组同意后采用“拼车”的方法,每辆车一趟又一趟地接送着机组,这才解决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忙乱。
如果只是负责机组的接送还不算什么,陈德动说,那次他们还负责调度大班车接送旅客。因为车队只有调度室里一个电话外线,调度室就成了整个车队的“中枢大脑”。陈德动说,那天正在忙着调度车辆接送不断前来备降的机组,突然接到地服部的同事打来的电话,需要调度大班车去接送旅客。陈德动二话没说立马联系班车组的工作人员。“航班备降到咱济南了,都是咱们公司航班上的旅客,把旅客接送到酒店入住,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陈德动说。
类似的经历并不鲜见,陈德动直言,有时候忙到“无人可用、无车可用”时,他就自己上阵开车。但是因为调度室离不开他,此时的他只好把调度室的电话转接到自己的手机上。
十年行驶40万公里
为抗震救灾出全力
陈德动能够担任调度车队,离不开他老练的驾驶技术和丰富的经历。
陈德动是一位有着十多年驾龄的老司机。2005年,陈德动来到山航成为一名司机,到现在已近十年。十年间,陈德动无数次往返于济南市区和机场,累计行驶超过40万公里,没出现一次重大安全事故。很多机组成员都对“陈师傅”印象深刻,觉得坐他的车既舒适又安全。
十年跑了40万公里,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济南机场距离山航办公大厦将近30公里,加上接送机组的站点,单程大约40公里,一个来回80公里。陈德动十年间总共跑了5000次济南机场往返市区。除去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计算,10年来平均一天两个来回。
陈德动告诉记者,他当机组车司机的时候,每次发车前都要仔细检查车辆的状态,行驶过程中一定全神贯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准时把机组接送到目的地。“车上坐着都是咱们的飞行员、空乘跟安全员,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跟准时,才不会影响到航班的准点。”陈德动话语朴实。
虽然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陈德动直言,开车其实跟开飞机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怕恶劣的天气。开车时尤其不想遇到冰雪天气或是大雾天气。路面结冰、大雾看不清,遇到这些特殊情况,车辆很难行驶,高速公路也会封闭,只能走“小路”。这个时候,就更要集中注意力了。“下面的‘小路’不同于高速公路,很多小路口经常会突然出现一些骑电瓶车的村民,不少人安全意识比较淡,加上天气不好,如果车速过快,经常会突然大脚踩刹车,这样很危险。”陈德动一字一句地解释。
沉稳、老练的驾驶技术练就了安全行驶40万公里的陈德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山航迅速参与了救灾物资以及救援官兵的运送任务。作为航空公司的车队司机,陈德动也全力参与。陈德动回忆,地震发生后一两天,他们接到任务,除了保证正常运行航班的机组接送外,还要接送专门执行救灾任务的机组成员。当时的工作量超过平时的一倍还多。“以前每天跑三个来回,救灾那段时间每天跑七八个来回,从早跑到晚,一天下来,两只脚都酸了。”陈德动说。救灾不能耽误更不能等,那时候他晚上住在机场,白天跑在路上,“那段日子,每天至少开700公里。”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