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区确定2015年度14项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
35至64岁农村妇女,免费筛查乳腺癌
2015年01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刘伟      

  1月21日开幕的东港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确定了2015年东港区政府14项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
  1、提升城乡居民救助水平。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申请受理窗口,完善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6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0元。提高医疗救助比例,对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的救助比例达到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补偿)后政策规定范围内自负医疗费用的70%。
  2、便民出行工程。1.有计划地对全区农村公路进行升级改造,年内完成30公里改造任务;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完善安保设施,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2.扎实做好机场高速、潍日高速建设服务工作,加快推进222省道拓宽改造,推动613省道西延工程东港段年内建成通车。
  3、老城区河道清水工程。配合市开展崮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做好营子河(沈海高速至荟阳路段)、后楼河(沈海高速至荟阳路段)河道整治的拆迁清障工作,巩固河道保洁长效机制。
  4、特殊人群关爱工程。对全区35—64周岁具有东港户籍的农村妇女免费开展宫颈癌、乳腺癌筛查;为符合生育政策的待孕夫妇免费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一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健康指导等健康管理。年内建设妇女儿童家园(留守流动儿童活动站)10处,设立少儿天地、放学来吧、创业沙龙、网络视频室、爱心书屋等场所。
  5、贫困残疾人救助。为5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为1606户低保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1977名二级三等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对考入高等院校的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发放扶残助学金,对40名自主创业残疾人进行扶持。为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为88名0—10周岁残疾儿童免费进行抢救性康复。
  6、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工程。1.启动城西片区、青岛路片区拆迁改造,计划拆除房屋800处,拆除面积10.4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安置楼房14.4万平方米。加快推进香店河片区、沙墩张郭片区、振兴片区、观海片区、冯家沟片区、菏泽路片区居民安置楼建设,让拆迁居民及早回迁。2.新建3处垃圾压缩中转站,添置30辆垃圾运输车;加大对山海西路、335省道、613省道沿线和日照水库、马陵水库周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7、城区平安工程。构建与视频监控联动的物联网安防体系,年内在16个生活小区门口安装物联网智能接收器,并为小区内的5043辆电动自行车安装射频卡;在进出市区和市内主干道的56个路口,以及市区22辆巡逻警车安装物联网智能接收器。
  8、建设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年内建成启用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完善镇街道、社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打造2.5公里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圈。建成3家“数字化就业示范(规范)社区”。
  9、建设农村中小学“放心食堂”。年内为15处农村中小学食堂配备厨房和餐厅设备。
  10、农村安全饮水。新建8个村的自来水工程;完成40个村的自来水提质改造。
  11、经济薄弱村运转保障。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对全区176个年集体收入不足5万元的村,给予适当补助。
  12、文化体育惠民工程。组织开展广场文艺演出活动,实施“一村一年一场戏”工程,培训文艺骨干和社会体育指导员1200人次,组织非遗传承人培训100人次,每月在每个行政村放映一场公益电影。配套建设30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逐步维修和更换体育健身设施10处。
  13、平安惠渔工程。对渔业互保实行财政补贴,为82艘渔船170名船员进行雇主责任险补助。为8艘安装北斗卫星定位设备的渔船提供补助,为54艘39马力以下不具备安装AIS避碰仪条件的渔船配备AIS示位标。做好100名普通船员免费培训工作。继续实施基层渔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为40个科技示范户免费发放物化补助。
  14、惠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成立东港区电子商务协会,利用区供销社现有资源和网络,打造农产品进城和消费品下乡的专业化电商平台。年内培训电商从业人员300人次,建设农村电商示范服务网点10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