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海域浮标是他研制的
王军成倾半生研发海洋“侦察兵”,多次险被巨浪卷走
2015年01月23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王军成。
在省科学最高奖颁奖的前夜,记者见到了王军成。这位满身科研光环的61岁老人,谦逊有礼,说话不绕弯子,不讲大道理,从他身上感受到投身科研30多年的坚守。 如今,王军成在科研界硕果累累,人们看到他身上的光环,却想象不到他多年来攻艰克难时的煎熬。
文/片 本报记者 宋立山
弃“国字头”单位,回青岛“扎根”大海
说起海洋浮标,很多人觉得太专业、太遥远,但说起每天的海洋气象预报,大家都知道。海洋浮标像一个个散布在大海中的“侦察兵”,实时监测海洋的气压、温度、风速等参数,将收集的数据传回地面监测站,这些动态数据对海洋环境预报与保护、防灾减灾、资源开发和海洋权益维护等十分重要。 王军成说,浮标像一个灯塔,锚定在海上,个头较大的,底盘直径可达10米,高度差不多10米,能赶得上几间房子大。无论是开辟新的港口,还是在海上架设钻井平台,需要掌握周边的海洋环境,浮标再合适不过了。“现在经常讲蓝色国土、蓝色经济,海洋浮标对开发海洋经济大有帮助。”王军成说,除此之外,有时候浮标还可以宣誓主权,此前我国在钓鱼岛海域和南海海域设置的浮标,就是他的团队研制的,“日本曾提出抗议,但我们在自己的海域内设置浮标,监测气象,他们没有资格说三道四。”
1978年,王军成从哈工大无线通信技术专业毕业,“当年的哈工大毕业生太抢手了,想分配到‘国字头’的单位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在别人不解的眼光中,他拒掉国字头,回到青岛,进入陌生的海洋监测领域。王军成说,自己是烟台招远人,到青岛工作,能多一些孝敬父母的机会。他本人则从小向往海洋,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海洋装备和技术方面的基础几乎是零,他希望通过自己努力,能够有所改变。
检修浮标,一年至少120天漂在海上
王军成说,中国的海洋浮标技术发展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上世纪80年代末,他们终于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研制出我国首台可以在海上生存超过半年、监测参数超过10个的浮标。王军成说,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浮标,但浮标经常出现故障,需乘船远赴大海深处检修,有时一去就是近一个月。一年365天,王军成至少120天漂在海上。“当时在船上没有什么娱乐项目,闷着头搞研究就成了消磨时间的最好方法。”王军成回忆。
除枯燥外,艰苦更是难以言表。检修需要从科研船跳到浮标上,进入底舱找故障,浮标虽然高达十米,但是放在大海里,简直就是沧海一粟,海上一起风,浮标就来回浮荡。进到底舱后根本站不住,不到5分钟就呕吐不止,“那种感觉不知比晕船难受多少倍。”王军民说,但还是要坚持吐一会儿修一会儿,一直撑到吐出胆汁甚至血丝。
王军成最怕的不是吃苦,而是时常遭遇的生命危险。有一次,他们上浮标时,浪高两米多,还能小心跳上浮标,修完之后,海风骤然凶了起来,海浪翻滚三米多高,晃动的浮标将科研船撞上一个大坑,此时如果从浮标跳上船,稍有不慎就会被夹身亡。 但海风越来越大,又不能一直呆在浮标上,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冒险跳海!船上的人把绳子绑住救生圈,扔到浮标上,王军成把救生圈套在身上,纵身一跃,接着就被翻滚的巨浪卷走,船上的人赶紧奋力往回拉,才有惊无险地将他救上船。
青岛奥帆赛,他的设备完胜挪威
2008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王军成研发的浮标给中国狠狠地长了一次脸。
王军成说,帆船比赛对海上气象状况监测要求很高,大约每十分钟就要把海上的气象变化传输到运动员佩戴的接收器上,他们根据海上的风速和气压变化等信息进行比赛,而这个信息收集员正是浮标。
虽然是近水楼台,但是起初王军成和他的团队并未能先得月。2007年,奥委会决定对浮标设备进行招标,中标的是挪威生产的设备。“当时挪威和美国的浮标设备处于世界顶尖水平”,但是设备到位后,进行海上试用,结果挪威的浮标运行半年就坏了两次,而且由于相距太远,维修非常不便,难以及时处理。于是,奥委会随即决定征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浮标。最后,在多家竞争者中,王军成和他的设备脱颖而出。“当时奥委会很着急,问我们能不能在两个月内造出三台设备,我们说没问题。”
最终,王军成没有辜负奥委会的信任。“2007年下半年,我们把浮标布置完毕,在随后举行的奥帆赛期间,没有出过一次故障,质量非常可靠,一直服役到2009年。”王军成说,这不仅仅是为国家长脸面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浮标技术也关乎我国的海防安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十分必要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