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终于被广告攻陷
腾讯,你把我的隐私商业化了
2015年01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几天前还在测试的微信朋友圈广告终于有了正式的商业化版本。25日夜间,微信朋友圈首批上线的三条广告引发热烈讨论,但大家关注的并非广告内容和产品本身,而是差别化的投放方式和商业利益对个人隐私、社交空间的侵犯。

本报记者 张頔                     
深夜,朋友圈里都在刷广告 微信推广告:拼创意别惹人烦
  25日出现在朋友圈中的三条广告分别来自可口可乐、Vivo智能手机和宝马汽车。和朋友圈广告系统内测时一致,上线的三条广告均以文字信息和图片的形式呈现,可“查看详情”看到详细广告信息。依靠右侧标注“推广”二字作为区分,用户可选择“我不感兴趣”不再接收提醒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条广告分别在不同用户的手机中显示出不同的广告内容,大量微信用户纷纷在朋友圈中晒出自己被推送了什么广告。对于这种差别化的广告投放,有人推测,这是在用户社交记录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投放的,青少年的朋友圈集中投放可口可乐品牌广告,城市白领的朋友圈集中投放Vivo品牌广告,科技新贵和“高富帅”朋友圈投放BMW品牌广告。
  还有一种说法是微信朋友圈广告推送是基于大数据分析后进行的精准营销,根据对用户收入和消费能力的分析来决定投放何种广告。年收入100万以上,消费能力强,收到的是宝马广告;买不起iPhone 6但买得起小米的,收到的是Vivo的广告;连小米甚至红米都买不起的,收到的便是可口可乐的广告。
  于是有人调侃,晒微信广告好像成了一种“炫富手段”,接到宝马广告的好像成了“高富帅”,而接到Vivo或可口可乐广告的则暗自不爽。对微信朋友圈广告投放精准度提出质疑的吐槽也随之而来:“宝马是不是看不起我,我朋友圈没有推送这个广告”、“打广告还分三六九等”、“我的司机收到了宝马广告,和我开玩笑要不要把公司的奔驰车换掉,我看着手里可口可乐的广告无语了”……

宝马车主刷出可口可乐广告 大数据分析:没那么神
  从三条广告的推送精度来说,其实并没有腾讯原先预想的那么精准。按收入水平进行广告投放只是一种猜测,即便腾讯用上了大数据手段进行历史记录分析,也很难实现这样的投放效果。
  腾讯方面的解释是,朋友圈广告将提供更多维度的详细广告投放效果分析,帮助广告主实现更好的投放效果。为保证用户体验和给用户带来的价值,不是所有用户都会看到同样的广告。
  要想实现差异化推送,都要基于大数据分析,也就是利用自然语义理解以及图像识别这些人工智能技术,来分析用户朋友圈语言特性以及朋友圈图片内容。
  具体来说,这种信息流广告是基于对用户的洞察,可以根据用户的性别、年龄、偏好、消费记录、LBS信息、日常发布内容、点赞、好友关系打造用户的标签系统,用算法为每位用户个性化和精确地定制广告。所以,刷到什么样的广告,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大数据对你消费能力和消费品味所下的一个结论。
  同时大数据还能判断类型用户的共同喜好,你经常互动的朋友所喜欢的,很可能你也会喜欢。也就是说,用户随手发的一条生活见闻不仅能为你带来相应的广告,还可以给你的好友推送广告。
  “如果我晒一张个人自拍,数据后台就有可能抓取我衣服的品牌,进而给我推广这个品牌的广告,真有点隐私被商业利用的感觉。”微信用户程小姐说,微信的这种商业化做法让她想起微博做商业化尝试的时候,她就感觉到自己在微博上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侵犯。“朋友圈是个相对封闭的社交空间,但现在我感觉发在上面的生活图片都要被人算计了。”

朋友圈:躲不掉“杀熟”广告
  “天天看朋友圈里的代购刷屏就够烦的了,这下好了,能直接看品牌广告了。”有的用户认为,朋友圈代购已经不堪其扰了,还来了一个根本不是朋友的“官方推广”。
  对于社交网络工具来说,总是逃不过“始于联络,兴于炫耀,终于广告”的兴衰规律。微信上线三年至今全球累计注册账户数11.2亿,每月合并活跃账户数4.4亿。在这个平台上诞生的大量朋友圈、公众账号营销所显示的商机,已经让各微店店主把朋友圈当成最好的广告营销场所。仅以面膜这种产品为例,可以说几乎所有用户的朋友圈都能看到卖面膜的,个人通过微信朋友圈销售获益数百万的不在少数。
  不愁用户的微信一直在愁变现,曾有媒体报道,2014年三季度,腾讯就对朋友圈广告收入进行过评估,结果是年收入为100亿元人民币左右。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认为,对于微信这一商业平台来说,它总要找到一个商业模式变现,但现在互联网广告是要润物细无声的,“现在微信的广告体验,远远达不到是我生活中一部分,那我感觉到很烦恼。”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