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张建勇
前些天回老家,早上起得早了,怕影响家人休息,我便轻轻穿好衣服出了门,顺着村前的小河,悠闲自得,这时的小河已经封冻了。
我行在冰上,打着小时候的滑刺溜,顺着小河一直向上游走。走着、玩着,真有点返老还童的感觉。小河曲曲折折,河套中间是白白的冰,两边是厚厚的草,踩下一脚,能没了脚脖。我蹲下,用手一抄,一把抓不透,我心里顿时激动起来:“真是好草呀,退回四十年前,能有这样的草那该多好呀!”
思绪把我带回了童年,使我想起了童年时的拾冻草。
在上世纪60年代末,农村真是地大物“薄”,如果说吃的还不至于饿肚子的话,那烧的是绝对紧缺。秋天庄稼拾掇完了,进山拾草的老老小小会成群结队天天拾。赶进了腊月门,山坡、堰边不会有一处遗漏,全都拾遍了。特别是山坡草稍厚一点的地方,会被拾草者用锄板刮得溜光。这时的山,举目一望,是光秃秃的一片,真是寸草难见了。
而这时,却是拾冻草的绝好时机。
所谓冻草,就是长在河套里面水连着岸,岸连着水的那片地,岸边有草,靠岸边水浅的地方也有草。没上冻时,草、泥、水黏连在一起,没法拾。上冻了,冻不透,拾草者也不敢贸然动手,不小心踩下去能黏掉鞋,或是踩踏冰掉进冰窟窿里。而交九之后,特别是进了腊月门,地冻透了,河封死了,这时河岸边的草和岸边冰层上的草便可拾了。
拾冻草的时机,一般是上大冻,无雪天,早上六至八点这个时候最好,早了天黑看不清,晚了太阳出来,会照得草湿漉漉的,难以收拾。
拾冻草的方法,一般都是用小镢或锄板刮,这时无论是立在冰上的草还是河岸边上的草,用小镢或锄板刮很省力,刮过的地方会像推子推过的一样,清晰光亮。刮起的草,用竹耙搂成堆,装到装篓里,那时只要瞅准了哪个河套里有草,刮一装篓草,要比在山上拾一装篓草省劲得多。
拾冻草最好的天是冷天,但对拾草的人来说,最怕的也是个“冷”字,那时没有棉鞋,也没有手套,拾一会儿,手便会冻得像猫咬狗啃似的,特别是指头肚,会冻得疼痛难忍,这时便只有停下来,把左手插进右袖筒,右手插进左袖筒里,暖和一会再拾。时间长了,布底鞋也就冻透了,十个脚指头冻得钻心的疼。实在坚持不下了,也只得停下,找块平坦的地方,把鞋袜脱下来坐到腚下,把左脚伸到右棉裤筒里,把右脚伸进左棉裤筒里,暖和一会,然后再拾。一个早晨的拾草过程,这样的暖和动作要做个两三次才能坚持下来,想想当时的那个滋味,实在是难忍。
那个困苦艰难的年代,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回想起来,真是一笔财富。昔日不能忘,只有铭记着过去,才能更珍惜今天,更懂得今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