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书屋人气冷热不均
2015年03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居民在社区书屋里看书。本报记者 李岩松 摄
     本报记者 孔令茹
  社区书屋建好了,运营情况如何?目前,社区书屋的运营情况喜忧参半,有专职工作人员管理的书屋,人气挺旺,管理相对规范。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的,开放时间受到限制,书屋里颇显冷清。

缺少专职人员开放时间受限制
  3日,任城区仙营街道谢营社区,宽敞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里,有图书阅览室、健身器材、乒乓球室等,其中图书阅览室吸引了不少青少年,童话类的书籍成为最受欢迎的类目之一。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图书阅览室刚建成不久,图书大约有2000余册,有社区投资购买的,也有任城区政府、仙营街道捐的。一位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区图书室是周一至周日面向社区居民开放,开放时间为上午9点至11点,下午2点至5点半,并配有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图书整理、借阅登记。 
  但记者走访中发现,在城区的其他社区书屋里,像谢营社区这样配有专职人员的并不太多。由于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开放时间也受到了限制。武胜桥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社区承担的基础服务项目很多,平日里人手非常紧张,没有能力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管理书屋,只能在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时间面向居民开放。 

种类偏少畅销书更难见
  在走访过程中,不少社区居民表达了对社区书屋的无奈之情。
  红星社区的社区书屋开放半年多了,“冷门”的图书种类也是困扰他们的一个大问题。也因为以上原因,社区书屋的人气并不旺,大多是退休职工来阅览室学上网、学打字。 
  在红星社区书屋的一角,有七八捆还未拆封的崭新图书。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来自于社会捐赠,有不少是农业养殖技术类的图书。在城区社区书屋里,这样的农业类图书很不吃香。 
  “现在书橱里的图书以文史类和科普健康类居多,时下比较流行的畅销书很少。”红星社区一位工作人员说,由于资金有限,社区很难及时补充图书。作为受赠方也只能接受社会上的爱心图书捐赠。 

增设公益岗让社区书屋活起来
  在唐口街道史庄村文化大院,一位老教师退休后赋闲在家,他发现村子里的孩子没有读书的习惯。出于培养孩子读书乐趣,这位老教师办起了一间农村书屋。从单纯的让孩子们“多读书”的想法,到社区落实场地、社会捐赠图书,一个由旧学校改造成的农村书屋就建成了。
  济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社会文化科科长刘凤来介绍,现在这个农村书屋是村里很多孩子们的学习乐园,能让书屋维持下来的,就是这位老教师一颗真诚奉献的责任心。 
  “书屋的关键不仅仅在书,而在人,只要书屋有负责任的专人管理,能够保证常态化的开放时间,就不用愁图书的来源,一定会有很多部门争相捐赠。”刘凤来表示,现在市级图书馆正在进行公益岗的探索,即征集社会志愿者担任图书管理岗位,这也是社区书屋可以试点推行的一个方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