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主流的医疗一定是公益性的
雾霾危害短期难下结论
2015年03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5日,人大代表钟南山接受记者采访。  本报特派记者 周青先 摄
     本报北京3月5日讯(特派记者 马云云) 5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雾霾和医改问题,他表示,只要老天帮忙、大家努力,空气质量10年后或有显著改善。 
  “有人说中国治霾要30年、40年,我认为用不了这么长时间。”钟南山一开始就谈及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 
  他说,通过北京奥运会和APEC期间经验来看,联防联动的效果很好。钟南山亲历了去年的“APEC蓝”,当时他正好在北京参加活动,看到通透的蓝天,“一下想起1955年来北京读大学时的感觉,好像回到了六十年前。” 
  钟南山认为,只要老天帮忙、大家努力,“10年后或有显著的改善”。  雾霾对健康有多大影响,钟南山表示,在中国不可能很快得出结论,“要经过长期的观察”。 
  既然在短时间内不能阻止雾霾,钟南山建议,个人采取措施可以有一定效果。比如污染比较大的话,不主张在户外运动,户内可以使用空气清新器、滤过器等。他说,老百姓对这些设备了解不多,主要通过外形、价格、品牌等选择,但实际上差距相当大,现在正在建议在全国统一来搞。 
  他还建议提高环保部门的执法权,“环保部门常常知道企业是违法的,但是知道又怎么样呢?”
  今年两会上,钟南山对医改给予关注。他说,医改涉及医务人员和群众,实行医改以来,群众的确得到了一些好处。主流的医疗一定是公益性的,但是我国的大医院基本上是国有民营制,发展基本靠自己,医务人员的收入80%靠自己创收,收入和医院创收联系起来,这就是市场的路线,这个市场路线不改变是不可能搞好医改的。 
  “公益性的核心是医务人员的工资谁来埋单,现在是医院埋单。”钟南山说,这催生了很多问题。他举例说,他一位当医生的学生告诉自己,一上午看了70个病人,“到后来脑袋都不太清楚了”,因为要完成任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