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觅迹,她们锁定罪案元凶
三名“90后”刑侦警花用蛛丝马迹还原案件真相
2015年03月06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女警们对提取的物证做分析。
文/片 本报记者 刘腾腾
每次有重大案件发生,不管现场多血腥,崂山公安分局技术科的三名“90后”女警总是第一时间奔赴案发地,搜寻犯罪嫌疑人的蛛丝马迹。尽管她们曾经在面对腐尸时恶心得几天吃不下饭,也因为要随时参与破案几乎没有个人时间,但是破获案件后的成就感和警察的责任感让三人坚持下去。
第一次见腐尸恶心得吃不下饭
5日,记者在崂山公安分局技术科见到了三名“90后”警花于潇雯、张敏和邹新新。三人看起来青春阳光、朝气蓬勃,很难将她们和血迹斑斑、扑朔迷离的凶案现场联系在一起。科班出身的她们在崂山公安分局已经工作了两年,说起第一次进入犯罪现场搜集物证,三人仍然记忆犹新。“那是一起入室盗窃案,是跟有经验的刑警们进入犯罪现场,当时有点兴奋也有点害怕。”于潇雯告诉记者。在同事的带领下,三人把自己想象成犯罪嫌疑人,揣摩嫌疑人的心理,搜寻可能会留下的线索。“再狡猾的罪犯,也会在犯罪现场留下蛛丝马迹。嫌疑人通过撬门或者撬窗进入室内,那么门和窗上就会有物证,房间内的贵重物品周边也可能会有物证。”张敏告诉记者。为了不破坏现场物证,她们进入现场前总要全副武装,要戴好头套、口罩、手套和鞋套,将现场全面拍照留证后再一点一滴地搜寻细微的痕迹和线索。
作为刑侦技术科民警,与命案和尸体打交道在所难免。说起第一次看到尸体的情景,张敏告诉记者,那是一具腐尸,被水长时间浸泡后散发着恶臭,“当时被恶心得好几天没吃下饭,但为了破案需要,我们还得仔细检查尸体。”
大海捞针,下水道里找出关键证据
多数时候刑侦技术人员不像其他民警那样直接与各类犯罪分子正面交锋,和穷凶极恶的歹徒拼杀搏斗,但他们付出更多的却是智慧与专注,耐心和细致。
2014年9月底,崂山公安分局接到报案,称在崂山西姜附近海域发现一块人体组织。接警后,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的民警赶赴现场,接到报案后,于潇雯、邹新新和张敏三人没顾上吃饭就赶到案发现场。现场在海域附近,搜寻物证如同大海捞针一般困难。
“现场只有一部分人体组织,周围就是大海,还有鲍鱼池、果园、荒地,我们必须要最快的时间内在周边寻找周围有没有其他人体组织。而且当时天色已晚,加上周围环境很复杂,物证随时可能被湮没。”于潇雯介绍。现场周边的荒地里满是齐人高的杂草,还有很多枝条和垃圾,三人拿着手电筒在当中搜寻线索,都被不同程度地划伤。在搜寻了三个小时后,三人在附近一处平房的厕所里发现大量血迹。想到下水道内可能有线索,她们便一人进入下水道搜寻,一人在外记录,经过努力,她们最终在下水道内找到关键证据,藉此锁定了嫌疑人的身份,最终破获了这起杀人碎尸案。
24小时待命,警花随叫随到
作为刑侦技术民警,哪里有案发现场,哪里就有她们的身影,三人24小时开机待命,几乎没有什么业余时间,半夜被叫到案发现场也是常有的事。“一般晚上手机响了就意味着重大案件的发生,时间长了,晚上做梦也会梦见自己在看现场,不过现在都习惯了。”
虽然美国大片里面的犯罪现场调查充满了吸引力,但刑侦民警们现实的技术工作繁重而劳累,有时候甚至非常枯燥,是破获案件后的成就感和警察的责任感让三人坚持下去。“虽然刑侦技术工作是在幕后,但其实对破案来说至关重要,我们的工作可以为减少罪案的发生出一份力,所以我们也会继续做下去。”三人告诉记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