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议
2015年03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警察护着”凸显执法尴尬
  “很多部门都寄望于有警察护着执法,再多的警察都不够用。”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伟才提出,国家层面应出台规定减少非警务活动。(3月10日《南方都市报》)
  警察成了“万金油”,似乎哪里都缺不了他们,这在民众来说,是一种信任,人们习惯于“有事、有困难,找警察”;但对一些政府部门来说,却透露出了自身公信力的式微。一些政府部门公信力下降,只有通过警察来帮助自己正常执法,甚至只是为了让警察来保障自身安全,这显得很可悲。(戴先任)
  一些违法者之所以敢于违法,就在于违法成本太低,造成其对既得利益的维护大于对法律的遵守。“执法需要警察护着”,现实需求背后是执法者的无奈与辛酸,也是违法者对法律的无视。当法律更加完善,当公众更信仰法律、遵守规则时,部门执法者自然失去了需要警察护着的必要。(史洪举)
“丢人”的是大学行政化
  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称“校长后面加副部级是丢人的事”,引发热议。(3月10日《新京报》)
  其实,丢人的不是什么“副部级”,而是由来已久的高校行政化的问题。一所高校校长的水平与其级别高低无关,而与他的教学理念、培养出来的人才,以及吸引到身边的教研力量多少、研究成果众寡相关。一个副部级的校长,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地在原地打转转,培养不出顶尖的、国家急需的人才,不但愧对“副部级”,更愧对学生的期盼,国家的重托。(胡子民)
  “副部级”官帽下的校长,与其说是长脸,毋宁说是一种错位。既然官场的那一套机制和逻辑对于大学而言,既无益反有损,那么,让校长的归校长,部长的归部长,拨开官场迷雾的校长们,才不会因角色混搭错位而“丢人”。而有了清晰的定位、明确而独立的职责,也本是校长角色的必要回归。(吴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