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泉城”
2015年03月11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杜贵晨
济南南倚泰山,北跨黄河,天然形胜,尤其是因为清泉百数,妙绝天下,故号称“泉城”。“泉城”是济南人拜大自然之赐,更是先民逐水而居的智慧的选择。但是,想来先民逐水依泉,起初不会是由于“池塘春草”的雅兴,而是看上了“一箪食,一瓢饮”的方便。这只要看看至今市区内杜康、琵琶、白石、玉泉等泉,尤其深藏闹市的黑虎泉畔,终日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桶装瓶贮、勺泉以归、煮粥烹茶的景象,就可以知道了。所以,“泉”字拆而为“白”、“水”,“白水”就是“绿色无污染”的净水。自古及今,济南人眼里的“泉”首先就是“白水”,临“泉”而居的大福分之一,就是不劳“大自然的搬运工”,自携瓶桶以受,就能喝上“绿色无污染”的“纯净水”,还是免费,差不多等于“天上掉馅饼”了吧!
虽然老天赐给济南人泉水的好处,决不仅是在这个“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世界上至今还可以免费饮用泉水,更是妆点齐鲁首善之区,使其成为驰誉天下的“泉城”旅游名胜之地,但是,济南人勺泉归饮之事,仍使我想到“泉城”的泉水从物尽其用的意义上还是大都白白地流掉了!尤其在看到济南市面上瓶装饮用水还大都外来的时候,便不禁有“泉城”之泉水在这个世界上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感慨:何以能有人千里袭远做“大自然的搬运工”,而“泉城”之泉近在眼前,却做了“嫁不出去的姑娘”?
因此,“泉城”的人,是否可以想一想:“城”是用来住的,“市”才是生活的来源,“泉城”是不是应该更大力地发展“泉市”?
然而,倘若再往深处想一想,“泉城”之“泉”对于泉城人来说,除“一瓢饮”之用和“池塘春草”的美景好看之外,恐怕还有“形而上学”者,那就是她一面似乎无穷无尽地自地下喷涌而出于人间,一面又在人间“潇洒走一回”之后,无论饮人、润物或汇入河、湖、大海,总归还是要回到地下,准备再一次成为泉水喷涌而出,成为新的循环……
泉水这一川流不停、循环不息的特性,我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并以之妙喻市场流动不息的“通宝”,把钱币称作“泉”。这一譬喻影响之大,连《周礼》载地官所属掌管税收和货物流通的职官都叫做“泉府”。《汉书·食货志下》也说:“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如淳注说:“流行如泉也。”至晚到宋、金时期,钱币已经被称作“宝泉”,而明、清两代户部掌管铸造钱币的衙门就叫作“宝泉局”。清代著名戏曲家《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就曾经做过宝泉局的监铸。
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如济南之称“泉城”,“泉”之一字,虽在舆图地志、诗文词曲中多指山浸地涌的“白水”,但在历代政治经济生活中,上至朝廷,下至庶民,“泉”却主要是钱币的别名,比之“白水”在饮用和装点景色的意义上更加引人注目,也同样流行,几乎无所不在地被作为金融商业的象征。
因此,“泉城”之“泉”,又不仅是给了济南人引为自豪的景观、得天独厚的“白水”和有希望远“嫁”的商用饮用水,同时,自古就是钱的别名,是商业流通和市场经济之血脉——金融——的象征!
由此,“泉城”人似又可以想一想,“泉城”之“泉”是否也体现了济南开埠百年以来作为齐鲁金融中心的一面,从货币“流行如泉”的角度,期待并推动“泉城”进一步成为齐鲁乃至更大区域金融中心的“泉府”?
我一个来寓济南不久又上了些年纪的人,写这些话要做什么?又有什么用呢?作文而已?不尽然也。我爱济南真是一方风水宝地!去年也去黑虎泉打过几次泉水,觉得济南实在应该更美更富,而在这泉水上就可以做更多文章。我是做不成了,只能想一想,写下我关于“泉城”的一点思想:“泉市”与“泉府”。有意思吗?差不多也就是作文而已。但是,依稀记得某年一老同学发来贺年的邮件,引一位西方哲人的话说:“如果你要改变你的生活,你必须开始改变你的思想。”
思想“泉城”,这是一点改变吗?
(本文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