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的编辑与作者
2015年03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戴永夏
  我的恩师张蕾教授是著名的文史专家,也是一位杂文作家。他学识渊博,经历丰富,对文坛掌故颇为熟悉。去年春节我去看望他时,他讲了一段六十年前《大公报》编辑向他等作者约稿的故事,令我至今难忘……
  那是1956年初春的一天上午,时为山东师范学院(今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的张蕾正在系里参加“整风”学习,忽然接到传达室的电话,说有一位从北京来的女编辑要见他。放下电话,他立即赶到传达室,见一位年轻漂亮的女编辑正站在那里等他。还没等他开口,这位女编辑就“扑哧”一声笑了。这一笑倒好,作为陌生人初次见面的拘谨立刻消失了,彼此说话也比较随便了一些。在去办公室的路上,张蕾问女编辑刚才笑什么,她仍微笑着说:“听人家介绍你的名字,我原以为是个女同志,想不到,却原来是……”可能因初次见面,她说话还有所保留,所以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张蕾听了便接着她的话茬说,“原来是个黑大粗的男人,对吧?”她只是笑笑,没说什么。
  经过交谈,张蕾才知道来者是《大公报》副刊编辑诸靖华,这次专程来山东组约杂文稿。她先到了山东省文联,文联又介绍她到山师找薛绥之(1985年去世)和张蕾两位先生。
  当时,思想文化领域正在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政治气候还比较宽松,杂文创作也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气象。为了繁荣文学创作、批评社会弊端,当时全国各地报刊都拿出较多版面刊登杂文作品;并纷纷派出编辑、记者,到各地联系作者,约写杂文稿件。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大公报》的这位女编辑才到山东来约稿的。 
  他们来到办公室,谈话便转入了正题。张蕾当时已是省内有点名气的杂文家了,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杂文作品。诸编辑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也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共同的志趣和爱好消除了彼此间的隔阂,所以二人初次见面便无拘无束地谈起了文学创作的若干问题,诸如新时代杂文的性质与特点、杂文的政治性和文学性、杂文的语言特点以及杂文作者的顾虑与恐惧等……谈了一会儿,诸编辑又在张蕾的陪同下,到教工宿舍去拜访薛绥之先生。
  薛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时在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讲授现代文学。教学之余,他常以“东方一”的笔名,在报纸上发表杂文作品。
  薛先生不拘小节,生活随便,工作经常“开夜车”。又因与爱人两地分居,生活无人照料。他那间仅可容身的平房斗室,经常乱糟糟的。走在路上,张蕾见诸编辑那娉娉婷婷、文文静静、通身透着高雅气质的样子,就暗自担心,薛公的“雅舍”她能否进得去、坐得下?果不其然,当薛先生的房门打开后,一股浓重的臊味便冲门而出。张蕾不由得往后退了一步,下意识地瞥了诸编辑一眼,看她有什么反应。没想到她却若无其事地走了进去。进屋之后,只见桌上地下散乱堆放着许多书籍、杂志;床上的被褥没有叠,零乱地堆在一起。最刺眼的是床前那个当夜壶用的痰盂,里面满是浑浊的黄汤,散发出令人窒息的臊味。面对突如其来的女宾,薛先生也有些尴尬。他赶紧将痰盂往床下塞了塞,顺手推了推床上的被褥,腾出了一席床角,让客人坐下。张蕾则斜倚在墙角一个堆放杂物的破凳子边上。薛先生转过身来坐在他那张旧书桌前。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诸编辑谈笑自若地跟两位作者交流思想,谈编辑方针和写作要求,并认真地向他俩约写稿子。
  谈完工作,已近中午。诸编辑辞别了薛先生,离开了他那间小屋。路上,张蕾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便想替薛先生作些解释。而诸编辑却毫不介意地笑着说:“这没有什么,要不怎么叫文人呐!”她对作者的理解、宽容和尊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薛先生那里出来后,诸编辑要回下榻的旅馆。张蕾怕她回去错过开饭时间,说不定要饿肚子(那时不像现在这样到处是饭店,不在食堂吃饭就几乎无处找饭吃),便坚持留下她吃午饭。那时,学校为了照顾教职工的生活,在食堂内另开了一个小炒部,在那里可以炒两个好一点的菜改善生活。张蕾把诸编辑带到那里,炒了两个菜,又专门为她要了一碗米饭。虽是普通的饭菜,但诸编辑吃得津津有味。二人边吃边聊,谈得很是愉快……
  诸靖华回到北京后,给张蕾来过两封信,其中第一封信谈了她到山东约稿的感受。她说,当编辑的人,有一个苦恼,就是外出约稿常常会受到作者的轻慢,甚至有时还要吃白眼。她此次山东之行则不然,感到很温暖。她深深领受到作者与编辑作为天然盟友的那种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的真诚关系……读了这些热情洋溢的话,张蕾先生很受感动。
  此后,张蕾应约给诸编辑寄去一篇杂文,是谈关于儿童教育问题的。然而不久,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右派”运动在全国展开。张先生寄去的稿子没有发表,彼此的联系也从此中断了。运动开始后,张蕾也因写了一些杂文而受到批判。他心想,多亏寄去的稿子没有发表,否则,这又会给他增加一条罪状。尤其当时《大公报》在全国有很大影响,在上面发表杂文会带来什么样的厄运,实在难以预料!
  光阴荏苒,倏忽间已经过去近六十个年头。六十年来,世事沧桑,当年年轻的杂文作者张蕾教授已于2015年2月4日作古;而诸靖华编辑如果健在,也该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对于她身上体现出的那种老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不怕苦、不怕脏的工作作风,对于那种编辑与作者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尊重的真诚关系”,张蕾教授生前一直念念不忘。他衷心希望在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中,过去的一些优良传统能进一步发扬光大,也希望新闻界能有更多像诸靖华那样的敬业编辑!
  (本文作者为作家、编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