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批评:
爬高站队再开口
2015年03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上到苍穹,下到大地,中间的人和空气,在中国,这些都可以是被骂的对象。
  如果要给“中国骂”画一条曲线,那它应该是这样的:先是探讨问题,持续时间也就24小时,然后开始“滑坡”到人身攻击,然后是“上纲上线”,“一棒子打死”对手。
  所以有人说,“中国人之间没有辩论,只有争论”。
  真的是这样吗?

本报记者 张榕博 实习生 于星民
找不到“共同语言”,就用人身攻击
  在中国,个人言论自由一度是这样被使用的:
  2013年,在方舟子与周鸿祎一场口水战后,双方继续就“疯子”、“弱智”与“智障”是否有区别,是否属于人身攻击与侮辱,继续“交手”。方舟子的代理律师称,方舟子的确说过别人“弱智”、“智障”,但都是恰如其分的,是符合事实的,这些都是方舟子的言论自由。
  徐峥批评周立波表演水平不高,周立波回击“扮猪像,扮人囧”。
  见到汪峰求到新欢国际章,旧爱葛荟婕炮轰他是“四眼短腿”。
  即使跳出个人攻击猛烈的文艺圈,在政治、军事乃至公共领域,每天动辄“美狗”、“五毛”、“汉奸”的对骂,也比比皆是。
  少将罗援曾因自己的军事观点被网友骂娘;而一部《狼图腾》,竟被看出了“法西斯主义”。
  只不过大家有时骂得太尽兴,早已忘记了“初心”。
  为什么人们热衷于攻击对方,而不愿面对面讨论问题本身呢?
  抛开那些别有用心的说辞和带有个人恩怨的腹黑,今天的很多批评时常忽略讨论中的一个基本要素:逻辑,韩寒说,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逻辑,另一种叫“中国逻辑”——对人不对事。
  从心理学而言,那些讨论问题时容易偏离话题,上演阶级斗争般的敌我矛盾,然后向对手展开人身攻击的论客,其实是无法将对手和话题分离开来,任何话题都是牵连具体肉身和利益的现实,而不是一个脱离具体个人的客观话题。
  在封建时代,因为儒家的绝对尊崇地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忍辱负重”、“人不知而不愠”被灌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阶级斗争时代,人们知道不能站错队说错话,得分辨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
  从文化角度讲,人与人之间的讨论需要共同的伦理逻辑和文化共同语。但在今天个人利益至上的时代,人们还没有找到文化与伦理逻辑的“共同语言”。
  于是,长相、身高、学历、家境,乃至个人隐私等道德底线便成了全社会认同的“硬通货”,争论者一旦没有了讨论问题的“共同语言”,就只能在人身攻击上论高下,对人不对事了。

抢占道德高地,就能战无不胜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站着说话不腰疼”。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杜贵晨说,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一种伪君子文化。“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评论别人的时候,一定会手握某个权威道理,把评价标准提高到圣人的高度,自己做着裁判,再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别人。”
  比如指责下水救人的英雄为何不早点跳水;寒门大学生为何拥有手机和新衣;拯救小动物为何不带回家自己养……
  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道德是首当其冲可以拿来压人的“武器”。这源于中国人的道德焦虑,两人的争论一旦陷于僵持,谁抢占道德制高点,便可以从人品、道德上攻击对手,进而否定对方的观点。   祥林嫂因为受到“性骚扰”后害怕坏了名声而寻死觅活,张艺谋电影里的菊豆最终也没能逃出乡亲们的道德口水。
  时间进入近现代,“政治正确”、“立场正确”部分替代了“道德”,在公共领域的争论中扮演“权威”。
  当然,此“正确”并非真的事实或者观点“正确”,而指态度或论调是否符合权威的要求。换句话说,在几千年封建集权主义统治下,人们更习惯于揣测某件事是否顺应时局的正统性要求,而非真正的对错。
  这种情况下,若反对一个人的观点,逐条辩驳根本没必要,直接来一句:“你说这样的话,是什么居心?”“你替谁说话,站在什么立场?”对方八成会哑口无言。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了保证“正确”的正统性,树立“典型人物”,成为确保“正确”的一种手段。
  但遗憾的是,这种“正确”未必能经得起历史推敲,甚至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改变。
  如今,曾被批驳为封建糟粕、“孔家店”的儒家思想,又重新回归社会主流视野;曾经被人们奉为经典的战地摄影师卡帕的成名作《士兵之死》,被质疑为摆拍;雷锋助人为乐的瞬间被摄影师抓拍之后,也被人们质疑是过于“默契”。
围观后扒扒皮,“看客”才满足
  “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讲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一面还纷纷地评着。”——鲁迅《祝福》。
  这段对看客心态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这样的看客们,如今也随着时代也“升级”了。
  韩寒把今天的看客分作三种人:一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把水搅混。“这种人,我称之为‘乌贼’”;第二种是“疯狗”,逮谁咬谁;第三就是“脑残”,人数最多。乌贼是使坏的,疯狗是咬人的,脑残是起哄的。共同特点是不讲事实,不讲逻辑,不讲道理。
  抛开这些人的动机不提,看客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以“扒皮”代替批评。
  从西汉时代的举孝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考察家庭出身,“查三代”,再到今天的人肉搜索,“扒皮”似乎是某种历史评价与监督体系的传承。
  去年高校老师在公开课上“黑”中国的新闻颇为引人注目,高校教师作为权威“看客”,通过“扒皮”让学生们了解了一些社会情况。但随即,他们又被自己的看客“扒皮”了。
  在《辽宁日报》去年底致全国高校老师的一封公开信的结尾,一位学生网友在留言帖中表示,“老师,不要随便‘黑’社会,小心我们也给你们‘扒皮’。”
  这位学生的潜台词很明显:人无完人,当权威、私德、真相一同成为看客“口水”的时候,任何被假定为权威的对象都会黯然失色,甚至轰然倒塌。一位网友便总结说,“你跟我不一样,我就要用权威来压你、用道德来镇你、用口水来淹死你。”
  对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传统文化专家说,中国看客的满足感今天已不只是“围观”、“扒皮”后增加点饭后谈资的窃喜,而是有了些反传统与反权威的满足感,但这种“精神胜利法”却不具有任何社会建设性。
  人们会因此发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国人在面对一个公共议题时,仍然缺乏理性分析的“共同语言”与伦理环境,大部分批评的结果仍不是针对问题本身,而是在“权威”与“反权威”的不同阵营之间,彼此蛊惑、谩骂。大部分参与的网民仍旧是一个看客,在评论及“扒皮”中,获得了某种权力感与快感。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