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的健身需求增强,可供健身的地儿却并不好找。(资料片) 周青先 摄
青岛大学医学院操场虽然对外开放,但想要去健身,得交50元“卫生费”,不少市民不满,操场管理方称设门槛主要是保护场地设备。在济南,有些大学的操场,市民要去锻炼,也要交费。大学操场该不该对外收费,对此您怎么看?
正方
收费更有利于管理
一辩@王婷: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没有责任为市民健身服务。如果不加限制地任意对外开放,难免会带来管理上的混乱和健身器材的损坏,不利于给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辩@任善昆:只要开放操场,不论收费与否都值得点赞。大学操场是学校的附属设施,学校对其有使用权和管理权。在当今群众体育锻炼场所不多的情况下,一些学校操场能对外开放供群众使用,已是很不错的事情了,收取一定费用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操场要有人管理,还要维修,这都需要钱。
三辩@郭汉杰:学校收取外来人员适当的费用,也是出于“无奈”。笔者常去离家较近的一所大学健身,就曾发现有个别人乱丢垃圾和损害植物的现象。学校收取费用虽然阻止不了个别人的不文明行为,但总应该让人家的清洁人员得到些补偿。
四辩@田华:对进入大学操场健身的市民,进行适当收费,会收到以下效果:第一,减少进入操场的人员,从而减少对操场设施的过度使用和损坏;第二,但凡花钱进入的市民,都是奔着健身去的,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损坏校园的健身设施及环境,相对保障了校园环境卫生的良好状况;第三,健身设施得到更好的维护,从而更大程度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
反方
公共资源理应姓“公”
一辩@黄伟民:公办大学的一切设施姓公,说白了,就是由国家提供经费建设,由学校代管的。同理,这些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也是通过这种形式来完成,也就是说动用的是国家的教育经费。从本质上说,大学操场属公共资源。现在奥体中心一些场馆都免费面向市民开放,更何况大学校园操场。
二辩@张爱学:大学操场逐步免费对外开放,这既是共享体育设施资源、深化全民健身锻炼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全民健身条例》的一项重要举措。自从全民健身日设立以来,有条件的学校不仅将操场,还有露天篮球场、排球场等在周末、节假日和学校放学之余对所在社区开放,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三辩@朱传云:开放的大学更具包容精神,尤其是当前社会健身资源比较匮乏,市民很难找到理想的健身场所,而高校内的操场就是最好的去处。作为大学,应该秉持包容精神,让校园内的健身资源满足师生及市民的健身需求,而不是采取收费方式,剥夺市民的健身权利。
四辩@雪樱:大学操场对外收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秩序混乱问题。大学管理应摒弃粗放式思维,不能用收费将市民挡在门外。一句收费,会遮掩很多问题,表面上看是维护场地与设施,为安全着想,其实,这是管理上的懒惰。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