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一定让父母住上楼房”
2015年03月1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天放

  因工作关系,我从一些来自偏远农村的大学生口中经常听到他们在对父母表达感恩之心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以后要是有出息了,一定让父母住上楼房!”每听到这句话,总感觉怪怪的,心中有一丝悲凉。我明白学生们的意思就是让父母能住进水电暖等设施齐全的居民楼,可是,如果发达国家的人听到此言,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
  学生这句话带有强烈的中国式语境,或者说发展中国家的语境。在这些国家,只要住平房,尤其是普通的农村住宅,一般连起码的自来水、暖气、煤气、下水道都没有,更别奢谈网络宽带、数字电视、排污系统等配套设施了,而发达国家却很少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使住在农村,基本的生活设施一般都有保障。
  发达国家的人很少住在墙挨着墙、带楼道,甚至隔壁邻居说话都能听见的那种“楼房”里,住在这种楼里的人基本上就是穷人或收入一般的人。他们的城乡交汇处住的尽是些中产阶层的人,住“平房”才是多数人的选择。在我们看来所谓的“豪华配置”,其实是人家的“标配”或“必备”。只有在大城市,人家才可能有一部分收入一般的人住在群体式的楼房里。事实上,他们中的多数人就住在我们看来近似“别墅”、有独立院落的“平房”里。
  学生们口中的这句“一定让父母住上楼房”,不就是想表达让父母住在生活设施比较全的房子里嘛!而这种房子,在中国只有“楼房”才能满足(少数别墅除外)。可见,我们对住宅标准的设定太低了,只有楼房里才有集中供应的自来水、暖气、煤气等。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只要住平房,一般少有这种配置。而“一定让父母住上楼房”这淳朴的表述,无非是想让他们的父母生活得再舒适一些、再有尊严一些。这朴实而真诚的情感,既令我感慨,又让我伤心——为不忘本的年轻人感慨,为农村住房标准偏低伤心。
  其实,要是有足够的土地、空间,谁愿意住楼房?住楼房既不方便,也不舒适。楼房也并非现代化的标志。大楼虽显得神秘超凡,但实际上是现代化的异化。这种“大楼拜物教”既源于中国的平房一般没有配全基本生活设施,也源于我们对土地和空间匮乏的无奈。欧美人大都住“平房”,除非在较大城市有居民楼。我们迷信楼房只不过是要享受里面方便的设施而已。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房价离市中心越近越贵,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多数人(美国多数人属中产阶级)一般是不住城区的,市中心就更不住了。他们一般住在城郊甚至远郊,这就与中国的情况形成了强烈反差。美国城市里的商务楼一般也挺贵,但对于居民住房来说,却是越在城中心买房,往往越便宜。在美国,穷人才住市中心的楼房,这一点都不难理解,一是城中噪音大,污染严重;二是犯罪率高,社会治安不佳;三是住城区交通拥挤,且空间狭小。以上几条就足可以令美国的中产者望而却步了。如住在城外,还可亲近大自然,空间更大,人也更友善,加上城乡差距小且交通便利,住郊区的好处实在是多。当然,美国的农村或郊区的住房与中国的情况的确不大一样,农舍的设施配备大都还是比较齐全的。
  而中国就不同了,大家拼命涌向城市,不但要在那里工作,还想在那里定居,这是因为城市占有众多垄断性资源。大家纷纷涌向城市,使得城里交通拥堵、房价奇高、生活质量下降,可这不能全怨老百姓,要是城郊或农村的住房也像城市里一样,或是乡间的交通、通讯、教育、卫生、娱乐等方面也像城市那样优越和齐全,哪会有那么多人往城里跑呢?
  回到正题,真心期盼我们普通农村的平房里也能配上与城里楼房一样的基本设施。虽然有些农村的居住环境已大大改善,但总的来说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城里的楼房不该享有特权,城乡二元制必须打破,农村的平房同样该享有一般标准上的设施配套。只有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我们才不会总听到来自偏远农村的大学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定让父母住上楼房”这句令人伤感的话。中国若想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达小康,把农村排除在外是不可能的。
  (本文作者为山东大学(威海)翻译学院副教授、文化学者、自由撰稿人)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