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有难题获利情况难取证
2015年03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全国其他很多地区打假人员需要厂家协助才能“开打”,而华强北作为打假的前沿阵地,这样的技术难题已经不算个事儿。“只要是仿冒的,我们执法人员一般都能分辨出来,手机和配件从外型和流线就能分辨出来。”林伟东说。
  但打假也有难题,那就是商家获利情况和进出货情况很难取证。“每个铺面面积都很小,摆在铺面上的假冒货很有限。有的商户很谨慎,只摆放一些样品。”林伟东说,以前还遇到商户把假货放进保险柜里自己开溜的情况。“现在只要是有保险柜,一律要求打开看,不打开看就在周围人的见证下扣留,等商户来取。”
  “仿冒货肯定有进货的源头,也有销售的下游,但是现在卖仿冒货的商户很多都是生产、销售一家人,没有进出账记录,有的只记录了很少一部分。”林伟东说,进出账涉及到获利情况和处罚情况,也涉及上下游追查,是判定案件情节的重要证据,但往往查不全。
  “有账能追查的和没账的各占一半。”林伟东说。
  “如果出现了跨地域的进出货,我们也会把线索提供给上游和下游的监管单位。比如一旦查到有华强北的假冒伪劣产品卖到济南,我们就会向济南那边的监管部门提供线索。如果追查我们也能提供支持,但是否追查还是由他们决定。上游如果是在深圳,则由深圳市的稽查人员分区分所跟踪查处。”林伟东介绍。
       本报记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