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前絮语
期盼,“黄河之子”立于黄河之滨
2015年03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静
  
  “面对西北角/早已义愤填膺//我拉圆/大地的弓。”
  1937年,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华,16岁的塞风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诗作——《弓》。这首短诗只有18个字,却博得一片好评。自此,原名李根红的诗人塞风开始了以黄河为题材,以表现民族和人民精神为主题的文学创作生涯。他一生累计创作诗歌近3000首,因作品多以黄河为题材,被誉为“黄河之子”。
  作为与诗人塞风有多年往来的挚友,张贻贝先生在塞风逝世10周年之际所写的纪念文章情真真、意切切。从文章中,还得知了著名诗人贺敬之与塞风的一段珍贵友谊,看到他们走过的人生足迹,我们更加为他们自豪和骄傲,心中更充满由衷的尊敬。山东省作协主席张炜曾对其诗作做过这样的评价:“他是精神的执火者,是一个纯粹的人,是一个不败者。我从他的诗章中,始终感受着火一样的热烈。一个人能像他那样不倦地歌唱,为正义和爱不停地奔走呼告,就是一个奇迹……”几年来,作者奔走忙碌,谋划为这位“黄河之子”在黄河公园立一尊塑像,塑像底座将镌刻上贺敬之先生题塞风的著名诗句:黄河、长江/我两行浑浊的眼泪。著名雕刻艺术家山东艺术学院池清泉教授非常赞同这一设想,并说:“黄河公园多了一个景点,对提升公园文化氛围大有裨益。”池教授不顾高龄愿为塞风肖像雕塑,同样令人感动。不过,美好的意愿还在路上,尚需多方支持才能得以实现。
  “老地标”栏目今天带我们登上了刘公岛,去看看中西合璧的西摩尔街。作为我省第一批35个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西摩尔街是英租威海卫时期刘公岛上的一条主商业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及历史风貌的街区。它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西摩尔街入选山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充分展现了威海的地域文化以及刘公岛特殊的历史底蕴。尤为珍贵的是,西摩尔街区的面貌基本没有受到破坏,当时的商业建筑也相对保存完整。走在时光雕刻、弥漫着海水气息的街道上,浏览带有旧商号印迹的店铺,品味被历史浸染过的建筑,谁说岁月不留痕?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