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鸭绿江的喜报
2015年03月26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辛夷
1956年初秋,华北平原正是绿波荡漾、百果待熟的时节。
那时,父亲在乐陵中学读初中。又是周末,父亲正在教室里和同学们吃饭。司务长突然走进来,说:“王青春,下周你再交不上生活费,就不用来了。”要强的父亲立马放下筷子走出教室。他要去筹措生活费。
其实,家里当时是供得起父亲上学的,只是祖母去世早,曾祖父不愿让父亲上学,怕他学好了,会离开家乡。于是曾祖父下令,不给父亲生活费,让他知难而退。转了一圈,父亲也没有借到生活费,一气之下他辍学走进了征兵的行列。 新兵们直接开到东北。来到东北,父亲才知道他是赴朝鲜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一员。父亲想到即将离开故乡,奔赴异国他乡,还不知何日归来,心中未免惆怅;又想到终于脱离了封建家庭,可以自由地学习工作,心里亮堂了许多。父亲脱下身上的衣服,穿上军装,把旧衣服包好,直接寄回了家乡,算是告诉家人,他当兵保卫祖国去了。
父亲和战友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来到了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那时,战争双方虽已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可美国等国并未撤兵。父亲和战友们依然加紧训练,准备作战。
父亲性格刚毅,不愿服输,再加之从小舍得吃苦,训练时冲在前头,很快在部队脱颖而出。父亲因训练成绩突出,部队授予他一级技术能手称号,并发了喜报。父亲得了喜报,用中朝两种文字在背面写上获奖感言,寄回了家乡。
曾祖父接到父亲寄回的喜报,泪流满面。一是父亲为他争了光,他十分高兴;二是父亲能得到这个喜报,不知在异国他乡受了多少罪,吃了多少苦,都是自己逼走了父亲,所以十分心疼和自责。曾祖父把父亲的喜报珍藏起来,想父亲时就拿出来瞧瞧。
后来,父亲回国后转业。曾祖父把这张珍贵的喜报还给父亲,让他自己好好保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