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百家特色企业记者行之走进滨州腾达服饰有限公司
下岗女工撑起产值千万服装厂
2015年03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腾达服饰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员工们穿着统一的制服工作。
  
  从一家只有几件“毛坯房”,经营了将近一年还没有订单的小企业,到现在已经拥有3000平米标准车间,员工近百名,年营业额近千万,所代理的品牌远销韩国的服装公司,短短几年,滨州腾达服饰有限公司实现了质的飞跃。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创造这个成绩的是一批下岗女工。
  文/片 本报记者 王昊

  为创办服装厂抵押房子
  2000年初,服装市场遭遇寒流,这一年赵敏作为滨州春晓集团的一名女工过着平常的生活。但很快春晓集团也开始了重组,在企业工作了10年赵敏成了下岗女工。下岗后收入没了,爱人工资又不高,女儿上学还需要钱,赡养家中老人也需要钱,面对家庭重重困境,赵敏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不能让困难压垮,于是萌发了自己创业想法。
  “究竟做什么项目才适合自己呢?”这个问题很快就摆在了赵敏的面前。多年经验让她认为,服装行业虽然处于低谷,但是市场很快就会好起来。一些企业破产,自身经营不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市场肯定还是有的,抱定这个想法赵敏开始了着手准备。
  “现在想想都觉得自己胆子大,我的很多朋友都是拿小钱做些小买卖,像我这样抵押房子贷款50多万,一般人会认为我在赌!”赵敏说。2010年5月,为了凑齐企业启动资金,赵敏将房子抵押给农村信用社,贷款50余万元,在黄河十一路东海一路租下了几间“毛坯房”,自己带着几个人简单地收拾并购买了基本的设备后,公司算是初步成立了。这时,另一个问题又摆到了赵敏眼前:因为资金有限,开始工资待遇不高,怎样才能招聘到更多的职工呢?
感恩员工支持,善待员工
  很快,当年和赵敏一起工作过的,一起下岗的女工们找到了赵敏。她们听到赵敏办服装厂的消息,一是钦佩赵敏的勇气,二是不愿意放下自己多年的缝纫手艺。赵敏告诉这些以前一起工作过的工友们,现在这家公司刚刚成立,工资待遇不会很好,但令赵敏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女工们却告诉赵敏,她们相信赵敏,不在乎工资,她们相信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企业就会好的。
  当说起这一幕,赵敏难掩激动,“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把企业搞活,搞好,不辜负员工们的期待。”赵敏还告诉记者,正是因为自己也是下岗女工,所以能够感同身受,理解很多员工们的心情和想法,也愿意和这些姐妹们一起“打拼”。
  在之后参观车间的过程中,记者就发现,很多女工们直接叫赵敏“大姐”,赵敏每次都是报以微笑。“我们都是下岗女工,企业能有今天,多亏了她们的支持和信任,我和她们之间没那么多客套。”赵敏对记者说。在缝纫车间里,一位女工这样对记者说,那怕平时赵敏批评员工们,也感觉不到是上级训斥下级的严厉感觉。
  “很多人说什么搞活企业的诀窍,要我说,诀窍只有一个,那就是感谢员工并且善待他们,将心比心,因为员工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初我要给员工交保险时,有人说小企业还要装阔佬,我要说,你对员工的好,他们会让企业成阔佬!”赵敏说。
用质量和真诚打动客户
  2012年,用赵敏的话来说这是腾达服饰有限公司转折的一年,“不怕你笑话,我们这家企业,因为没有多大的名气,开始只接零活,没有一笔真正意义上的大订单。”在赵敏办公室,记者看见在一旁有一片单独的办公区,可又不像是其他员工的。记者开玩笑说,这是谁在经理的办公室“垂帘听政”啊,赵敏很认真地回答说“是客户”。
  赵敏向记者说起这片独立办公区的“故事”:在2012年,一家专营韩国服装外贸公司来到滨州联系合作伙伴,有十几家企业参与竞争,但这家企业对技术、质量等要求都很高。赵敏在对方企业的服装要求之外,还向对方展示了自己企业产品设计中的精心设计,以精巧、贴切款式、舒适感、优质面料、鲜明协调颜色配等特色。最后,赵敏还提出来一个连对方也没想到的条件:为了让对方放心,可以派一名代表和赵敏在同一个办公室中一起办公,让对方了解自己企业所有的流程,也第一时间见证产品的质量。凭借产品质量和赵敏的真诚,该公司最终和腾达服饰有限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正是这笔生意开起了腾达服饰有限公司的“大订单时代”。
  虽然,那次订单早已完成,但是赵敏在征求了员工们的建议后决定保留这片“独立办公区”。“这就是时时告诉客户我们有信心让他们随时来看我们的企业,也告诉我们的员工要时时提醒自己顾客看着我的产品质量。”赵敏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