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栖息的地方
2015年04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玉堂
  栖霞这个地方,你越熟悉越觉得像我的老家沂蒙山,故而一踏进栖霞境内就觉得亲切、亲近,没有半点人生地不熟的陌生感。当地的一家刊物要我为其写句话的时候,我即写了:“栖霞:胶东的沂蒙山,我喜欢!”
  为何会有此感?
  一方面是自然风光、地形地貌与我老家相似或相近。栖霞是沿海城市烟台唯一一个不靠海的县市,属山区丘陵地形,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又有“胶东屋脊”之称,与素有“山东屋脊”之称的我老家差不多。一样的山清水秀,一样的物华天宝,一样的苹果之乡,只是栖霞的苹果历史更悠久,种植规模更大,文章做得更足!
  第十三届栖霞苹果艺术节的时候,有幸至栖霞参加苹果采摘及有关的文学活动,无论走在市区还是林间小路上,永远是看天天蓝、看水水清、看山山绿、看果果红的境界,心里自然是清爽又舒畅的。外省来的作家朋友好像大都饱尝雾霾之苦,故而格外夸赞起栖霞的空气与环境、猜测起令人神清气爽的原因来。有的感慨,过去是城市比农村干净,现在是城市比农村脏,变化好大也好快!有的则分析,城市脏就脏在企业上,脏在工业化污染上,脏在一味地追求GDP上。还有的就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急于脱贫,强调“无工不富”,大办乡镇企业,也大都是以环境为代价的!山区里头,还是因地制宜地发展种植、养殖业更有生命力一些,再也不要歌颂“大山里竖起了黑烟囱”之类的所谓新生事物了!
  栖霞生态好、空气新,以我一个外来人和外行人的眼光看,是因为他们做好了两篇文章。一是既不受外界影响和干扰,也不惧以GDP为标准的各种评比的压力,始终如一地做好苹果的文章,把生态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在栖霞,你觉得苹果的事情是产业,也是事业;是技术,也是艺术!到处都是苹果的元素,看苹果画,唱苹果歌,跳苹果舞,摆苹果工艺品……二便是做好了水的文章。栖霞风景美,最美长春湖。“胶东屋脊”的群山之间,兀自出现一片比西湖还要大的水面,一派“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的气派,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自然使周边的环境增添了诸多灵性和秀气,也使栖霞的风景之美有了魂魄与灵气。坐船在湖上游览一趟,又坐车在环湖公路上转了一圈儿,真有画中人之感。看湖水,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望岸边,果树成林,杨柳依依,你觉得这才是望山见水、乡愁可寄的最佳境界。
  再一方面就是栖霞的人文环境与风土人情也与沂蒙山相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相同与相近的水土,滋养出来的人的地域性格、风俗习惯、人际关系,应该也差不多,比方性格上的温柔敦厚、沉稳又坚毅,人际关系上的乐善好施、平和又忍让等等。我几次去保存完好的“牟氏庄园”参观游览,每次都会想到这地方的人应该是特别宽容和敦厚的,无论什么样的运动,甚至是被称作十年浩劫的“文革”期间,都没有什么过火或过激的行动,在“破与立”的关系上,建设性远大于破坏性。一个北方最大的地主庄园,保留、修缮得如此完好,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造福后人,就很能说明问题!
  地域性格的形成,除了水土或地理环境的因素之外,当然与该地的历史底蕴或文脉也有关。栖霞是道教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的故乡,被誉为“东方道林之冠”的太虚宫,便是他创办的,如今的长春湖也是以他的号命名的。我也是到了栖霞,才对先前只知曾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召见的丘处机的为人处事始知一二。比方,他那几乎与生俱来的悲天悯人的思想和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索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也正是这种心系天下苍生的情怀,才使得他于七十三岁高龄,万里西行,规劝成吉思汗敬天爱民、寡欲止杀:“欲得天下者,必先止杀,民心所向,治天下之根本矣!”后世的乾隆也不由得称赞其一言止杀、济世有功。
  这样的思想或情怀延续下来,酿成温柔敦厚、不过激过火的地域性格,应该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
  哦,那个长春湖,还是烟台市重要的饮用水源哩,栖霞千方百计地保护着这一湖碧水,哪怕影响财政收入,也坚决拒批任何污染项目。
  那次艺术节的开幕式上,栖霞市接受了两块匾牌,一是中国作家协会授予的“中国文学之乡”,二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中国苹果文化之乡”,由此也能看出这地方的文脉与文气。
  栖霞的名字好柔美!据说是依据“日晓辄有丹霞流宕,照耀城头,霞光万道”的记载,定名为“栖霞”,意为朝霞栖息的地方。我每次去栖霞,都有一个强烈的印象与念头,那就是:它让我看到了美丽乡村的模样!
         (本文作者为著名作家)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