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父亲
2015年04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贺宝璇

  父亲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却每天都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父亲对祖父母的孝为我树立了好榜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牟平方圆几十里一提起“五世同堂家”都知道指的是我们家。记得七十年代初,我家十五口人,我父亲上有祖父母、下有儿媳、孙子、孙女,他在这个大家庭里是“中流砥柱”。
  七十年代初,父亲已近六十岁,既要做会计工作,还要照顾患类风湿的祖母。为了让换上假牙的93岁的祖母吃上花生米,父母每逢春节或秋后都要炒花生米,炒好后,去掉皮,将花生米放在蒜窝里用锤头捣成花生酱,再加点儿糖。有时候父亲没时间就吩咐我一勺一勺地挖给祖父母吃,他们吃得津津有味,露出微笑,这时我的父亲也会像孩子一样呵呵地笑起来。
  父亲不但自己孝敬祖父母,还教育我们孝敬老人。记得我七八岁时,父亲给我讲的第一个故事是:孝子为病母化冰捉鱼治病,说的是一个贫穷家里的儿子,为给患病老母捉到一条鱼,竟然在数九寒天用肚子的热气融化厚冰,到河里捉到一条鱼,为母亲治好了病。当时我岁数小,不懂得故事的含意,当我长大以后,才懂得了父亲的苦心。
  祖母84岁那年上厕所有点困难,我和妹妹给她老人家端屎端尿,从不嫌弃。说出来不怕别人笑话,我18岁考上学,那年春天,我还和祖母睡在一个被窝,为的是便于伺候她。有人问我“不嫌弃她岁数大”?我说:“我3岁跟随祖母长大成人,从不嫌弃祖母。”哪知道,我的孝心是父亲言传身教的结果。
  我们的孝心也赢得了祖母对我的关怀,我从记事起,手脚从未冻过,是因为祖母给我缝的手套。知道我考上高中要去外地学习了,祖母将姑母给她的最好的绣花被送给了我,并且将她的一件最漂亮的黑色毛衣穿在我的身上。
  七十年代末,我祖母和父亲相继去世。八十年代末,我祖父和母亲也离开了我们,我们这个五世同堂家已不复存在,但是父亲倡导的“孝”字却流传后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