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猫猫”的项目何谈安全生产
2015年04月0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重大项目的实施要考虑当地居民的心理接受能力。如果表面上尊重公众参与,实际上连直面公众审视的底气都没有,更何谈造福于民呢?
 评论员观察 娄士强
  福建漳州PX项目8日又有储油罐发生燃烧,有关PX项目安全性的问题再度升温。有媒体梳理发现,近年来全国多个城市都曾因为类似的原因爆发过群体性事件,但几乎所有的项目最终都悄然上马了。
  说来也不奇怪,要想凭借现有的监管机制和风险防控水平,来说服专业知识相对匮乏的老百姓,原本就是很有难度的。但地方政府既有股非要工程上马的“决心”,又担心群体性事件升级造成决策“流产”,那就只能玩“躲猫猫”了。只不过,看似目标达到了,但带着问题的项目就算建成了也埋下了安全隐患。
  仔细想想,“躲猫猫”背后暗含着地方政府与当地居民的某种博弈。如果不发生抵制或是抵制行为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项目往往可以顺利引进;一旦“冲突”超越了某个限度,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项目极可能无疾而终。这也就容易解释为何在诸多爆发过抵制PX项目群体事件的城市中,厦门成为其中的特例,因为除了常规的群众集聚外,还有百名政协委员联名上书。这跟什邡成功抵制钼铜项目颇为相似,因为那里则爆发了震惊全国的流血冲突。
  于是,以“缓建”、“停建”为名的避风头,就成了一种常见的策略,只不过,这种方式只能躲避抵制的声浪,却无法改变建设条件不成熟的客观现实。事实上,这些重大项目之所以要经过环评公示、公开听证等法定程序,就是想通过群策群力来找出可能存在的漏洞,来判断是否真的条件成熟。如果连这一关都要绕道而走,何谈项目的安全性呢?事实证明,项目的悄悄上马果然留下隐患,几乎每一处都发生过事故。而此次漳州PX项目爆燃,更可能引发社会公众对整个产业的不信任。如此一来,项目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会因政府失信、社会秩序失衡等被削减甚至抵消。
  所以说,重大项目的实施,不光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需求和项目建设的硬件环境,更要考虑当地居民的心理接受能力。既然PX项目关乎我国化工的未来,又不能完全把对上游化工材料的需求托付给进口,那就更应该想办法创造成熟的条件,而不是急于上马。这就包含两方面的要求,一是保证畅通且有效的公众参与渠道,二是政府有适时调整决策的弹性——要引进项目就得保证项目的安全,就得有能力说服当地居民,否则就暂缓执行。
  尤其是现在,老百姓对环境等问题越发关注,参与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这是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那种惯常的以行政力量为主导的思维模式更要做出改变。如果表面上尊重公众参与,实际上却连直面公众审视的底气都没有,何谈造福于民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