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
2015年04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王淼(自由撰稿人)
  阅读原来也是一种饥渴,这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真切地体验到了。我出生于“文革”初始的那一年,十岁以前,我能够读到的儿童读物,差不多就是几本关于“革命小闯将”的儿歌集,还有寥寥可数的几部宣传阶级斗争的所谓“儿童小说”而已。不过,尽管无书可读,但我还是偏偏喜欢上了阅读,并终于走上了最无用的书生的道路。我想,其中或许总有一些宿命的因素在内吧。
  那时的我就像是一个饥渴的孩子,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搜寻着一切看得懂和看不懂的书籍。记得有一个晚上,我在妈妈的同事李子姐的宿舍里玩,忽然发现了一本纸面发黄、无首无尾、用一根生锈的铁丝装订起来的旧书。我随手翻阅了一下,里面大都是繁体字,看不大懂,但书中的插图却非常吸引人。我于是向李子姐借阅,她却面有难色,并神秘兮兮地告诉我说:“这是本‘黄书’,小孩子看不得的。”什么是“黄书”呢?神秘的“黄书”非但没让我知难而退,反而更激发起我的好奇心来。李子姐被我纠缠不过,终于无奈地答应借书给我。她先是拿出一张旧报纸,把书里三层、外三层地小心包好,并再三叮嘱我“千万不要让别人看见”,才让我把书拿走。
  过了很久我才知道,这本无首无尾的旧书,不过是一部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选》。虽然书中多为繁体字,阅读起来颇有障碍,但我还是被这本厚厚的旧书深深吸引住了。那些美丽的爱情故事,神奇的风物传说,机智人物的奇闻逸事,不仅第一次给我的童年带来了自然生活的启示,同时也在我的心中久久萦回,让我的心思飞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这本旧书对我的未来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至今无法估量。但毫无疑问,是它让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的确存在着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也是它让我真正感受到阅读带来的美妙的快感。从此之后,我的生活便与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再也无法分开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