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剩了夏秋冬
2015年04月21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陈莹
  按照节令,已是春天,似乎毋庸置疑。
  古诗词中对春天的描绘,几乎都是温婉细腻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在人类的记忆里,春天的脚步是渐进的,按部就班的。新春的味道,是大厨煲汤,慢火细煨,功到自然成。
  提起春天,就会想起朱自清笔下的景物: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些描绘真真切切,一点儿也不虚,我们曾经的春天就是这样的,多美呀。
  祖国地大物博,北方四季分明,这是我们从小就知晓的地理常识。春天踏青、吹柳哨、挖野菜,大自然的馨香随风飘溢。夏天下河洗澡、摸鱼,光腚猴子晒得黑不溜秋。秋天打枣摘瓜,捉蜻蜓、逮水牛。冬天堆雪人、打雪仗,滑冰、吃冰溜子。对孩子们来说,四季各有千秋,风景无处不在。每个季节都有对应的乐趣,这是四季分明的好处。
  只是,如今季节的变换似乎也提速了。特别是济南,“春脖子”愈来愈短。不等张眼辨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朦胧,却只剩“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叹息;尚未举头欣赏“绿柳才黄半未匀”的羞色,却让“癫狂柳絮漫天飞”迷了眼。尽管春天依旧年年来,却不似从前那般柔情蜜意,只像蜻蜓点水一闪而过,几乎不曾在人们的心海里漾起涟漪。
  今年的春天,尤其令人莫名其妙。刚过完一个雪少霾多的冬天,郁闷不已的人们环顾四野,满怀憧憬,准备好好享受一番大自然的温存。望眼欲穿的小家碧玉尚未谋面,泼辣的王熙凤、麻利的孙二娘却风风火火,唐突而至。气温像坐了火箭一般,从“乍暖还寒”嗖的一下窜到了夏天。中老年人过冬的棉衣尚未脱下,少男少女已经赤膊短裙招摇过市了。
  老天爷的热情,让许多人做了春季防暑的心理准备。谁料想,大北风嗷嗷吼叫了半宿,一场“桃花雪”从天而降,气温又坐着滑梯出溜回了冬天。头天晚上还穿着短袖衬衫,今早便套上了羽绒服。过山车一样的天气,完全不按常规出牌,防不胜防啊!有人调侃:真稀罕,四月飘雪;很受伤,春寒来袭;挺折腾,春如四季,济南春天任性切换。诗人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咱要说,春天来了,冬天还会远吗?
  有人在微信中,发给我一首打油诗:“问世间晴为何物,直叫人雨雪冻酥。忽冷忽热忽悠人,一天季节变无数。冷风刺骨撑不住,四月还得穿棉裤。阳光总在风雨后,脱下棉裤换短裤。”大自然的生物钟彻底紊乱了!
  眼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为什么该热的不热,该冷的不冷,该温情的不温情?为什么阴霾来了一通又一通?端的是咱人类搅乱了气候,搞糟了环境。春风化雨,春和景明;莺飞草长,鸟语花香;天高云淡,秋高气爽;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一个个鲜活的成语,恐怕只能活在书本里了!
  春天孕育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有首名为《祈祷》的经典老歌,深情唱道:“让地球忘记了转动啊,四季少了夏秋冬。”而实际情况则是,地球一刻也没有停止转动,只是四季剩了夏秋冬,唯独少见了春天……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