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贵20倍仍中标“病”在哪儿
2015年04月22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武洁
部分原研药明明专利已到期,却仍能享受单独定价,明明价格比同类药品高出20倍,也能轻松中标。为此,广东一药企将国家发改委告上了法庭。(4月21日《羊城晚报》)
药价贵20倍仍中标,药品的暴利,再度撩拨起公众的敏感心绪。不过,简单地认为“药价贵20倍仍中标”是招投标不专业甚至有猫腻,也未必公平。现实中,“高药价”的罪魁祸首仍在流通环节。如果药品招投标不给流通环节留下足够的“空间”,即便是“廉价药”侥幸中标了,也同样难逃“中标死”的厄运。
不仅如此,由于医药行业之间长期以来存在的利益粘连,即便是当前政策在努力推进制度上的隔离,也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于是,诸多利益的盘踞纠缠,招投标也就注定难以成为“解铃人”,相反,在利益公关下,招投标过程未能实现药品市场买卖双方对等均衡的初衷,反而成为又一个中间环节,也就并不意外了。
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药厂及流通渠道当然会压缩利润不高的“廉价药”;而在医院一方,医疗投入的不足使得大多数医院依旧指望靠药品补贴家用。于是,药品招投标这一本该是形成买方合力的药价控制手段,反而上演“药价高者中标”的离奇桥段,恐怕也是命中注定。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