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四山佛经摩崖石刻
2015年04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杨加深
  被尊为“亚圣”的孟子故乡邹城市境内,有四座名山,分别是葛山、峄山、铁山和岗山,被合称为“四山”。这四座山都不高,但名扬四海,最大的原因是山上均有北朝的佛经摩崖石刻,这些石刻被学术界称为“四山摩崖刻经”。刘禹锡曾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仙是道家文化,而此“四山”的得名,却是多赖其上的摩崖佛经。所以我们不妨改一下上述刘禹锡的句子,姑且叫做“山不在高,有佛则名”吧。
  邹城的北朝刻经由来已久,自古以来就有“四山”之说。古时候的“四山”与现代的“四山”不同,那时候的“四山”是指相隔不过三十华里的尖山、铁山、葛山和岗山,其上的佛教刻经史称“古邾四山摩崖”。上文所说的现代“四山”——葛山、峄山、铁山和岗山的得名,同样也是由于其上的佛教摩崖刻经。1988年,铁山、岗山摩崖石刻首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葛山和峄山摩崖石刻也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才有了现代的新“四山”概念。
  那么,为什么老“四山”中的尖山被新“四山”中的峄山所取代了呢?这仍然涉及“有佛则名”的问题。原来,在山东境内刻有北朝摩崖刻经的山主要有八座,除上文提到的位于邹城境内的五座山外,还有泰山、水牛山和徂徕山。其实,此前的尖山也是以佛经摩崖石刻著名的,其中有刻经纪年“北齐武平六年”(576年)数字,可见尖山刻石由来已久。尖山还有一个别名,叫大佛岭,原因是山上刻有“大空王佛”四个大字,字径约2米,是目前所见最大的刻字,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称之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山上共有刻经七种,此外还有数种散刻的佛经偈语。所以,无论从刻石年代、字径还是刻石数量上讲,尖山在老“四山”中均居首位。可惜的是,1960年当地村民开山采石,尖山摩崖石刻被破坏殆尽,今仅存拓片。本来的一座文化名山,却因为人为的破坏不再受世人关注了。
  与尖山刻石刻于北齐(550—577)不同,新“四山”石刻均属于北周(557—581)时期。铁山摩崖刻经在铁山之阳的一块花岗岩石坪上,总面积达1037平方米,是新“四山”摩崖刻经中面积最大的。石屏中间刻有字径约60厘米的《大集经·海慧穿菩提品》,刻石时间为北周大象元年(579),现存795字。左侧刻有《石颂》跋语,记述了铁山刻经的地理位置、时代背景、经主、刻经年月及对书法艺术的评价。下部为《题名》,记载了经主及佛经书写者姓名,尤其是第六行中的“东岭僧安道壹署经”数字最引人注目,因为安道壹是历史上著名的北齐高僧书法家。
  岗山摩崖刻经散刻在山阴兰花谷内三十余块花岗岩石壁上,是四山中刻石数量最多的。该摩崖石刻刻于北周大象二年(580),较有名者,有字径40厘米、隶楷相间的《入楞伽经·请佛品第一》,字径20厘米带有楷意的《入楞伽经·请佛品》,字径15厘米以隶意为主的《佛说观无量寿经》,还有《佛号》、《佛名》及题名和刻经年月类的刻石。
  葛山摩崖石刻在葛山西麓的一整块花岗岩石坪上,刻石时间是北周大象二年(580),经文内容是字径40-60厘米的《维摩诘所说经》,刻经隶楷相间,与铁山刻经笔意相通。
  峄山摩崖石刻有两处,一处是五华峰刻经,上刻《文殊般若经》,有经文11行,每行10字,现存72字;另一处是妖精洞石刻,有经文7行,每行14字,现存75字。
  邹城,是亚圣孟子的故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这块圣土的四山上,却布满了巨书深刻的佛家经典。四山佛经摩崖刻石,既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也是中国书法史上一种特殊的书法现象。它大大丰富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方式,使佛经与山石并寿,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佛法无边的博大气象,其书法或经书丹,或直接凿刻,雄浑博大,气势恢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朝时期恰逢汉字由隶书向楷书转变的演变期,摩崖刻经中隶楷相参的书体成为当时汉字字体演变的活化石。而从旧“四山”到新“四山”的转变,也充分说明了文化对于自然山川的影响,它时刻提醒人们,要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文明。
  (本文作者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副院长,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