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听见声音,费用却成拦路虎
残联:今年我省增加100个聋儿救助名额
2015年05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记者 李钢    
  
  看到很多人来看望他,两岁多的小森使劲竖起耳朵,希望能听到声音。作为一个先天聋儿,他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在省委宣传部“第一书记”工作组的帮助下,近日,小森顺利完成了人工耳蜗植入术,再有一个月他就能听见了。
  可还有很多先天聋儿活在无声世界里,他们也渴望着能听到,但巨额的费用成了拦路虎。省残联有关人士介绍,去年国家和省项目共为全省520名聋儿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今年,我省将再增100个救助名额。
不幸:为让孩子听见,外公外婆要卖房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医院说听力筛查没通过。”20日,在山大齐鲁医院耳鼻喉科病床上,怀抱儿子的李丽媛仍有些后怕,“医院说要换人工耳蜗才行。”然而一问费用吓坏了一家人,要20多万。
  “当时家里还有不少债,一说20多万,愁坏我们了。”孩子的外公李中照说,为了给外孙看病,他们老两口商量着要把家里唯一的房子卖了,可即便如此,还是差很多。就在一家人走投无路时,李中照所在的临沂市费县南张庄乡小贤村的第一书记工作组得知了他们的情况。“经过了解,他们的情况确实比较紧急。”省委宣传部派驻该村的第一书记金栋说,他们工作组经过了解得知残联有相关救助项目,并帮助进行了申请。
  2015年5月18日,小森在山大齐鲁医院顺利进行人工耳蜗移植术。“术后7天左右,患儿就可以出院。”该院耳鼻喉科专家张寒冰介绍,大概一月后,装上外接设备启动后,患儿就可以听到声音了。

专家:不及时换人工耳蜗,孩子就成聋哑人
  “先天性耳聋,如不进行人工耳蜗移植,将来就是聋哑人。”张寒冰介绍,先天性耳聋患儿,往往也无法具有语言功能,“所以,先天性耳聋患儿越早进行人工耳蜗移植越好,这样语言训练也更容易。”
  “但不是所有患儿家庭都能承受得起人工耳蜗的费用。”张寒冰说,使用国产的人工耳蜗费用要在10万左右,而用进口的人工耳蜗需要15万到30万左右,“而且术后康复训练还需要一年的时间,花费也很大。这难坏了很多患儿。”
  “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先天性耳聋的救助力度。”省残联有关人士介绍,2014年,我省共为520名聋儿免费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提供1学年的康复训练费用。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