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风镇中心小学传承秧歌文化
硬件、特色、内涵齐抓促均衡发展
2015年05月29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仁风小学鼓子秧歌队。
李娟 提供
近年来,“努力办好教育,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是仁风镇中心小学的奋斗目标。为此,仁风镇中心小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确定鼓子秧歌为学校校本课程,严抓内涵促进教师发展。
本报记者 梁越
通讯员 李娟 夏新广
改善办学条件
缩小城乡差距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仁风镇中心小学近年来致力于办学条件的改善,配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积极缩小与县城校区的差异。
据悉,仁风镇中心小学分四个校区,为明德校区、中心片校区、许家校区以及北陈校区。2014年,仁风镇中心小学在学校校舍和教育教学装备标准化建设上,共计投入资金880万元。
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仁风镇中心小学新建设校舍2387平米,其中明德新建综合楼36间1290平米,许家新建平房16间319平米,中心片新建平房15间367平米,北陈14间315平米。
此外,伴随着“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实施,仁风镇中心小学的仪器设施设备及图书等已配齐配全,并建设微机室4个、购置学生用机200台、购置教师用机105台,学生教室及功能室现已全部采用班班通多媒体授课。
“学生们的课外活动不再那么单一,变得丰富多彩,可以看书、剪纸、画画、跳舞、刺绣……学生们的眼界得到了开阔,逐渐缩小了和县城孩子的差距。”仁风镇中心小学校长张建华说。
“非遗”鼓子秧歌进课堂
学生自信足
众所周知,仁风镇是享誉中外的“中国鼓子秧歌之乡”,其秧歌形式完整,舞技强悍遒劲,场阵磅礴恢宏,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为有效传承鼓子秧歌,从2008年起,秧歌作为体育课也走进了仁风镇中心小学,并有了专门的教科书。
“仅仅有了教科书还不行,必须得有专业老师进行辅导。”张建华说,随后学校聘请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姚大新任校外辅导员,于每周二下午第二节和课外活动进行授课。
同时,仁风镇中心小学还先后投资数万元购置了伞鼓、秧歌服装、铜乐器等活动道具,并编排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节目。学生在鼓子秧歌的活动中锻炼了身体,又学会了合作交流,增强了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7年来,鼓子秧歌在仁风镇中心小学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们也参加了很多演出。像2002年山东省春节晚会、2003年济南市青少年运动会开幕式、2008年济阳县六一文艺汇演、2011年济南市第六届少代会开幕式……
张建华称,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尤其是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在鼓子秧歌中找到了乐趣和自信,个个成为了小明星,成绩也有了大幅提高。“下一步将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在秧歌操的创编上,让鼓子秧歌进一步发展延伸!”
工作兢兢业业
一切为了学生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水平,根本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近年来,仁风镇中心小学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兢兢业业,又在生活中处处为学生着想。其中,年轻教师李娟则是典型代表。
“我2009年考到仁风镇中心小学,从此便爱上了班主任这项工作。”32岁的李娟说,为将整个班级管理好,便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兴趣、性格、成绩、家庭等各个方面,久而久之成为学生无话不谈的“闺蜜”。
由于李娟深受学生们的爱戴,大家的学习热情也不断上涨,期中、期末考试她所教班级成绩常常是全镇第一。”同事夏老师说。
李娟不仅担任班主任,还是学校少先队辅导员。“李老师和有分身术似的,繁忙的班主任工作外,还能将学校活动组织好,像校园文化设计、合唱比赛、演讲比赛、运动会开幕式……有些项目自己是外行,她也努力学习将其做好。”同事郭老师说。
尽管每天的工作如此繁忙,李娟却毫无怨言。“只要付出,总会有收获的!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们的学习与成长方面有所改善与提高!”李娟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