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警现身,让网络清朗起来
2015年06月02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网警巡查执法”的优势是拉近了网民和网警的距离。网警与网民的即时互动表明,在网络空间里法治的权威不是虚拟的,而是真实存在的,也促使更多的人在网络上加强自律。
本报评论员 沙元森
从6月1日起,全国首批50个统一标识为“网警巡查执法”的账号集中上线。网警将进行24小时巡查,以便及时发现网络各种违法犯罪信息和有害信息。这标志着依法治网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普及,网络违法犯罪在各地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一些人在网络上肆无忌惮地传播虚假信息、侵犯他人隐私、进行人身攻击等,这些行为已经碰触到法律红线。但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对网络违法犯罪的举报和求证都有很大难度。很多人在网络上被侵权之后,要么忍气吞声,要么负气离去。“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口号虽然已经深入人心,实际上网络经常成为法治的“盲区”。
两年前,两高出台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厘清了网络言论的法律边界,也为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提供了法律标尺。近两年的实践证明,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仅靠司法解释的威慑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执法手段。很多人在网络上被侵犯权益之后,首先想到的通常不是找网络警察,而是去找“管理员”、“微博小秘书”等寻求帮助,原本应该由法律裁决的纠纷最终用游戏规则做了了断,这既伤害了法律的严肃性,也助长了一些人在网络上违法犯罪的气焰,销号也好,禁言也罢,都挡不住他们“换马甲”卷土重来。
“网警巡查执法”的优势是拉近了网民和网警的距离,一方面网民可以随时举报网上违法犯罪线索,另一方面网警也可以随时制止网络上的违法犯罪和不良言行。网警与网民的即时互动表明,在网络空间里法治的权威不是虚拟的,而是真实存在的,也促使更多的人在网络上加强自律。
有人担心网警的巡查会不会影响到网络言论的自由度。事实上,目前网络言论最大的问题并非思想不够活跃,而是很多人在发言时养成了不讲理不守法的风气,一言不合就泼粪骂娘的大有人在。这不仅无助于在网络上凝聚共识,甚至把正常的网络辩论搞成了无底线的网络骂战,反而迫使很多人因为无法忍受这种辩论方式而离去,最终在网络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现在,网警的巡查执法来得正是时候。
另外,网警从幕后走到前台,让执法变得更透明,也必然会在互动中受到网民的监督,从而自觉地遵守工作规范和流程,避免私下的权力寻租。依法治网不仅有利于网民,也有利于网警,走好这一步一举两得。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