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七岁才开始过六一
2015年06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机
  近日走进一家豪华的大商场,儿童专柜所在的楼层热闹异常,大人竟比孩子还多。一对夫妇为了选购儿童礼物正争执不下,身旁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大声喊道:“送我的节日礼物我做主。”一句话提醒了我,六一儿童节快到了。
  这让我想起了几十年前给孩子过节的情景。我与妻子都是上世纪60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在济南当了中学教员,每人每月工资50元人民币。大儿子出生于1970年,我们都年近30岁了,当时国家刚刚提计划生育政策,知识分子开始提倡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两个孩。二儿子出生时我们32岁。我很清楚地记得,直到孩子上小学一年级前,我们没有给他们过过儿童节,尽管三四岁就送进学校自办的托儿所,其实就是把孩子圈进屋内,放上一盆干净的自来水,孩子们玩水取乐,免得到校园乱跑而已。直到孩子7岁开始上小学了,老师才教育他们六一是儿童节,那天孩子们在小脸上涂上红红的胭脂,家长给孩子换一身干净衣服,到学校演出节目之后,带回一小纸包糖果或者学校发的一件小礼物,孩子们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才有了节日气氛。回到家后,迟迟不愿洗去脸上化好的妆容。
  我们一家当时住在堤口路北的交校路,为给孩子过六一,我会带儿子到经二纬三路路南的新华书店买小人书,像有名的《草原小姐妹》《南海潮》《雷锋的故事》等。那时一本连环画书售价在一角钱多一点,厚的一般两角钱左右。孩子有时候爱不释手,挑花了眼,看看这本想要,又看看那本舍不得放下,小脸一会儿笑容灿烂,一会儿犹豫不决。我们就会下命令,每人只能挑选自己喜欢的两本,如果两人选中同样的书,还得劝导他们兄弟俩不要买重复的,因为回到家可以交换着阅读。说服之后,小哥俩各有所得、兴高采烈、如获至宝般捧着书回家……
  时过境迁,现在日子富裕了,大都是独生子女的父母们,把孩子看得更娇贵,孩子想要什么,家长都不遗余力地去满足,有的还多了一些虚荣和攀比私念。俗话说得好,吃饭穿衣亮家当,为了一时的虚荣何苦呢?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