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塌楼打了“遵义式整改”的脸
2015年06月15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每一起塌楼事件,都在提示着时间的紧迫,哪怕事件发生的概率再小,造成的伤亡再少,也是不容忽视的,而任何侥幸心理、任何拖延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昨天凌晨,贵州遵义市一栋9层居民楼发生局部垮塌,距离该市一栋7层居民楼垮塌仅仅过了5天。前一次所幸还有“中国好邻居”提前发现裂缝,挨家挨户把居民喊到外面,这一次则有数名居民被埋在了废墟之下,生死不明。
每每听到这种老旧楼房垮塌的消息,哪怕发生在千里之外,总让人感觉心惊胆战。因为同样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楼房,在很多地方都有,也有很多人正居住在里面。曾经快餐化的建设节奏给一些楼房埋下了安全隐患,而监管维护等相关制度的缺位,则让“质量报复周期”缩短到了二三十年。如果不立即对这些安全隐患做出整改,不把落下的“功课”补上来,悲剧恐怕还会不断重演。
尽管类似的事出了不少,但这一次塌楼现场的图片还是相当震撼,居民楼像被撕开的纸盒,而碰巧“站对地方”的居民则像贴在了悬崖边上。显然,任何一个人都不愿落入这样的险境,但长期以来,过分追求速度却忽视了质量的规模化建设,以及管建不管修的“一锤子”模式,给很多城市都埋下这样的风险点。每当出现类似的塌楼事件,最终的调查结果往往指向“人祸”,换句话说,这些致人伤亡的悲剧,绝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
因此,在对相关事件启动调查追责的同时,从塌楼事件中吸取教训,尽最大的努力、用最快的速度排查并消除尚存的隐患,更应当成为城市管理者行动的重点。此次遵义塌楼事件之所以备受关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这是近期遵义发生的第二起塌楼事件,几天前发生塌楼事件之后,当地政府还表示要“对一些隐患点和危房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对违法建筑重拳打击、及时拆除……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没承想,当初的信誓旦旦现在看更像信口开河,现实打出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试想,如果当地政府真的像表态中所说的那样行动起来,那14日凌晨的塌楼很有可能避免人员伤亡。由此不难看出,每一起塌楼事件,都在提示着时间的紧迫,哪怕事件发生的概率再小,造成的伤亡再少,也是不容忽视的,而任何侥幸心理、任何拖延都有可能是致命的。更何况,只要本地有类似的隐患存在,居民就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一旦失去了安全感,幸福感也就没了依托,所谓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也都成了空谈。
说到底,在塌楼事件发生之后采取怎样的行动,最能反映出地方政府的态度,对群众的生命安全重视了,才有可能想办法克服解决历史遗留的种种困难。政府若是心怀侥幸心理,那居民也只能如履薄冰,即便如此,也可能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