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高校自招时间集中在最近4天,考生多地奔波
打飞的都迟,山大近700人弃考
2015年06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在南科大自主招生山东考点,学生结束考试后走出考场。   本报记者 王光营 摄
     2015年夏季高考结束还不到一周,对于“学霸”们来说,高考成绩公布前的最后一场“战役”打响了。从6月12日起,各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拉开帷幕。
  自2003年算起,自主招生已经经历了十三年。今年,自主招生首次安排在高考后进行。一些考生们觉得虽然压力有所减小,但时间紧张,多地奔波有些疲惫。

  本报记者 王光营 许亚薇                     

考场内 数学科目面试要抽保密号
  6月14日,山大2015年自主招生考试拉开大幕,1020名通过初审的考生参加考试。今年,山大自主招生考题较为传统,并未出现社会热点及偏题怪题。
  “英语笔试试题比较注重写作,有一篇80词的缩写和一篇260词的作文。”上午10点半,一名来自河北的考生走出考场,她说,除了笔试,面试全部为英语问答,涉及爱,个人基本情况,以及大学四年有何打算,“虽然是英语问答,但也在考查你的逻辑思维。”
  同样是文科类,参加哲学考试的甘肃考生小张说,面试时老师问的问题基本围绕自我介绍展开,问了他读哪些书,然后根据书的内容问问题,并没问到社会热点。“我说看了《战争与和平》,然后问了我怎么理解这本书的内容。”
  与文科类不同,针对理科考生的问题更加“专业”。参加数学科目考试的王旭东说,为了防止作弊,考生进考场的时候每人要抽一个保密号,凭保密号参加面试,不说姓名和学校。
  面试现场一共3名老师,面试时间15分钟,除了刚进考场时老师问有什么兴趣爱好,接下来就是给出一道数学题,现场解题。
  “题目不简单,老师会给出一定的提示。”王旭东说,他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完题目,有些遗憾。
  考化学的徐聪聪走出考场时挺轻松,他说,老师问我有什么爱好,我就说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跟老师聊了会儿篮球。“七八分钟的面试,还问了些化学问题,有机化学之类的。”
  与山大一样,南科大的试题同样中规中矩。“看了一下大都是当年联考或者奥赛的试题,不会做就早出来了。”12日,在南方科技大学自主招生山东考点,来自龙口一中的考生王建凡表示,考题摆脱了以往的风趣,考查的都是选修部分的知识点,用的是奥赛的试题。如果学到了肯定都会做,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超纲的。
  无论山大还是南科大,都有学生表示,如果自主招生只是拿类似奥赛的题目来重新测试,就失去了意义。这些知识无非是早学一步的问题,对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用处不大。

考场外 有的家长带着考生3天跑3个城市
  今年,山大自主招生通过初审考生一共有1702名,其中,山东考生的比例达到62%。但是,在6月14日公布的自主招生面试名单中,考生人数只剩下1020人,减少了近700人。
  “时间全部集中在12日到15日之间,时间太紧张。”14日,在考场外陪考的淄博家长赵先生说。 
  14日上午11点,有一家三口拖着行李直接来到山大理学楼,“昨天在武汉考华中科技大学,想下午坐飞机赶到济南报道,结果下午的航班取消了!”来自浙江宁波的孟先生很无奈,高铁没票,即使租车,一千多公里的距离也太远,实在来不及。“如果放弃机会,又觉得很可惜。”一家人只好乘坐14日一早的航班匆匆赶到济南。
  最终,通过与招办协调,小孟只能参加下午举行的面试,上午错过的笔试将没有分数。“笔试占40%,面试占60%,还是要考试的。”孟先生说。
  像孟先生一家一样奔波各地赶考的考生不在少数。“有个家长带着孩子昨天刚考完上海交大的笔试,今天来考山大,明天还要再回上海考交大的面试。”赵先生说,一直在路上奔波,挺累的。
  今年的自主招生,考生报考的学校不再有数量限制,但是,对于考生来说,今年的考试比往年更加疲惫。
  “虽然今年对学校的选择比往年更广泛了,但是考试时间安排得太集中,不像以前,三大联盟分开,考一次多所学校承认初试成绩。”一位在外等候考生的家长李先生说,各有利弊吧,最辛苦的还是孩子们,“如果来回奔波,密度这么大的考试,考出最好水平也比较难。”

专家说 自主招生应放在高考成绩公布后
  我省高校一位招生负责人表示,题目出得平原因很多。按照正常节奏,各个高校的招办都在忙着普通学生的招录,时间非常紧,在自主招生上所花的精力有限。
  另外,以往“三大联盟”时期,基本是轮流出题,或者联盟内重点高校联合出题,出题的质量相对较高,思路也比较宽泛。如今各个高校自主出题,出题时间和学科素养相对有限,很难出现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题目。
  据悉,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今年的自主招生要着力解决掐尖、小高考、影响中学教学秩序等问题。探索简便、规范的考核方式,考试科目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
  “这打破了高校之间的联合,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自招的影响。”这位负责人认为,自主招生时间后移,打破联盟局面,也是对高校的限制,让自招回到各个高校的范围内。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把自主招生移到高考之后,本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但由于各个高校各自为战,测试时间撞车,学生的选择权其实比以前小了。
  熊丙奇建议,自主招生应该放在高考成绩公布后,高校提出申请本校的成绩和其他综合素质要求,达到要求的学生可自主申请多所大学,大学独立对学生进行评价、录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