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上午,由《美术》杂志副社长
2015年06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6月13日上午,由《美术》杂志副社长张文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韩振刚主讲的“中国画的鉴赏”讲座,在青未了画廊举办。本次讲座以“老友记——张文华、韩振刚小幅国画精品展”为契机,两位艺术家亲临现场,共同为山东观众讲解中国美术鉴赏知识,分享创作心得,并与到场的二十多位观众零距离互动,气氛十分热烈。
  在讲座现场,韩振刚从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时期绘画入手,以早期帛画、壁画以及《游春图》、《洛神赋图》、《捣练图》、《韩熙载夜宴图》、《采薇图》、《千里江山图》、《潇湘图》、《溪山行旅图》、《泼墨仙人图》、《王蜀宫妓图》等名作为例,分析历朝历代代表性艺术家及时代特征,以历史发展为主线进行有序梳理,展现出在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创新的努力之下,中国画逐渐形成鲜明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和独立绘画美学体系的历程。在讲解作品之余,韩振刚还对绘画中色彩运用、构图经营进行实例分析,深入浅出、与历史相结合,十分有趣、生动。不少观众表示,“今天韩老师的讲座非常有意义,使我重读美术史,并从鉴赏、历史角度对历代名家有了新的认识”。在现场,还有观众提出关于中国画创新与发展,绘画创作中是否要“眼高手低”的问题,也得到张文华的热情解答,他认为,中国画创作境界高低最终决定于“画外”修养,艺术家只有“眼高”、拥有更宽广的眼界和高度,才能决定落笔的绘画水平。
  讲座结束后,张文华和韩振刚还与观众进行了亲切互动。张文华告诉观众,他与韩振刚是大学时期的同班同学,是同一宿舍上下铺的兄弟,更是可以谈人生聊艺术的好朋友。本次“老友记——张文华、韩振刚小幅国画精品展”中,张文华展出的是青藏题材山水画作品,而韩振刚则带来以京郊为题材的山水画作品。除了创作上各有特点,两人都对青藏高原都有着非常深的感情:张文华1978年考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专业,1985年即赴青海与青海考古研究所合作完成国家科研项目“青海岩画考察”,在长达6年时间里,他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下田野、上雪线,风餐露宿,足迹踏遍青藏高原,完成了《青海岩画》一书,也为日后的美术创作积累下丰厚的素材;而韩振刚回忆,自己第一次去西藏是1989年,从格尔木到拉萨,搭车走了三天,吃过很多苦,沿途深刻感受到了沱沱河、昆仑山、唐古拉山最真实的自然环境,更成为一种长留于心中的青藏情节。两位艺术家与现场观众交流赴藏经验,分享切身体验,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共鸣。一位听众说,“艺术家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往往十分‘高冷’,但是韩振刚、张文华两位艺术家能够真实、坦诚得与大家进行沟通,诉说自己的经历,大家就像朋友那样可以随意聊天、发问、探讨,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验。”  (东野升珍)
  ▲“中国画的鉴赏”讲座现场 李振存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