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夜晚悄入户只为新生摸底来
不少小学老师发现,为孩子入学空挂户口的少了
2015年06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按照济南市教育局的要求,今年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原则上7月10日前结束。入户摸底是招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往年学校多先摸底后报名。今年不少学校选择先报名后摸底,目前入户摸底正悄悄进行。18日,记者采访获悉,入户摸底一般秘密进行,大都晚上突击,一晚上要完成片区内所有的调查工作。

  本报记者 李飞                                
秘密入户摸底 一晚上突击完成
  17日下午6点,济南市东方双语实验学校的方老师和于老师悄悄出了门,她们两人一组,当晚要完成羊头峪路沿线几个小区的一年级准新生的入户摸底工作。
  当天下午1点半,学校召开入户摸底工作会,今年有400多名准新生需要入户摸底,40多名老师被分成了20多个组。“两个老师一个组,每个组负责20多户。”于老师说。
  每一组老师手里都有一张表格,上面写着孩子的姓名、父母的联系电话和家庭地址。他们要做的就是按图索骥,一一上门,核实此前的报名登记信息,以及查看适龄儿童是否在学区内长期居住。
  6月13日至15日,学校刚刚完成了今年适龄儿童入学材料的报名审核工作。“往年入户摸底都是在报名前进行,今年按照全区的统一安排,这项工作都放在报名后开始。”
  据介绍,摸底不但要求户口和居住地一致,而且适龄入学儿童要实际居住。由于报名时学校已经对家长提交的相关材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因此本次入户摸底,学校老师将不再像往年一样查看户口本和房产证。
  “工作量减轻了不少,但仍然很辛苦,不知要走多少路、爬多少楼。”于老师说,老师们除了徒步,就是骑电动车或自行车。她和方老师步行完成了20多户的入户摸底,晚上9点多结束。而张老师和同事则忙到10点多才回到学校,她们一组的摸底范围是千佛山东路到雁翔路。由于很多是老小区,有的门牌号不规范,找起来比较费事。
  “无论多晚,必须一晚上突击完成,否则就失去了意义。”上述老师告诉记者,无论是报名前还是报名后,入户摸底都是秘密进行,不会事先通知家长。
有时吃“闭门羹” 连门都进不去
  敲门、自报家门、入户调查、和适龄入学儿童交流了解是否实际居住,并做好登记,一系列工作做完,每一户最快也得5—8分钟。面对突然而至的学校老师,准新生家长们反应如何?“家长大都很高兴,很激动,很热情。”于老师说,能看得出来,孩子顺利入学,是全家人当前的首要大事。
  “把我们迎进门,把孩子叫出来,寒暄一番,还有的家长会盛绿豆汤、切西瓜。”方老师说,很多家长会利用这个时间询问学校的情况,比如分班、校区、师资安排等等。还有的住户家里孩子不在家,家长赶紧出去找。“其中有一户,我们跟着家长到小区院子里找,找来找去,发现孩子正在一处围墙的墙头上玩儿,喊都不下来,让人哭笑不得。”
  “高接远迎的,家长的热情劲就甭提了。”燕山小学前两天就完成了入户摸底工作,负责老师告诉记者。
  “摸底发现跟着爷爷奶奶、姥爷姥娘居住的准新生较多。”东方双语实验学校的张老师说。
  但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很配合,由于需要摸底的住户较多,有的会耽误较长时间,等到最后,时间会越来越晚,因此有的住户家里老人已经睡下了。面对老师的突然造访,个别家长会有些不理解。
  还有的老师直接吃了“闭门羹”。17日晚东方双语实验学校一组老师摸底到某单位宿舍时,门卫要求他们出示工作证和学校的介绍信,否则不允许进小区。“我们很无奈,只好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把孩子领出来。”
有的户口空挂 有的联系不到人
  由于今年很多学校先报名后摸底,因此调查的情况大都很乐观。于老师和方老师这一组共入户摸底20多家,没有一家发现有问题,均为合格。
  “往年空挂户口的、假房产的、假地址的都有,但随着入学政策的严格,今年已经很少了。”一名多年负责摸底的老师告诉记者,有一年摸底时就发现有一些户口登记的地址并不是住宅区,还有的孩子户口挂靠在朋友或亲戚的家里。
  尽管类似的问题少了,却并非没有。今年东方双语实验学校的一组老师在入户摸底时就遇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老师敲开一户的家门,询问是否是准新生某某的家时,对方回答家里没有这个孩子,也没有今年要入学的孩子。
  “要么就是家长的信息有误,要么就是空挂户口。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进一步核实,如果属于空挂户口,孩子就不符合入学政策。”该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调查适龄入学儿童是否在片区内实际居住是学校入户摸底的重要一项。但在当晚的摸底中,有些老师就没有见到孩子。“有的家长说孩子上辅导班去了,有的说出去玩儿了。”张老师说,还有的家里没人,既见不到孩子,也联系不上家长。
  “对于这些见不到孩子的,我们都会一一标注。”张老师所在的一组17日晚8点半结束入户摸底回到学校,接着打电话联系家长。随后接到家长通知,孩子已回家,然后她们再次返回入户摸底。“每一名适龄入学儿童,我们都要见面。不在家的我们会继续联系,再上门了解情况,确保学区内适龄儿童公平入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