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幼教集团领衔带动27所村办园
2015年06月1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6月18日讯(见习记者 周国芳) “过去有条件的家长想办法把孩子往市区的幼儿园送,现在家长看到幼儿园的变化,又想办法把孩子转回来,孩子们再也不用东奔西跑,都在自己村里上幼儿园了。”18日,市中区东渴村幼儿园园长祝秀娟感慨村办幼儿园的变化。
  据市中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市中区现辖77个行政村,36所村办园、6个教学点分布在周边6个街道办事处。共有在园幼儿2884名,教职工300名。其中,村办园有省示范园2所、市一类园2所、市二类园11所。
  为推进村办幼儿园发展,市中区成立了由教育直属园和驻区省十佳园领衔的9个幼教集团,3个班以上的27所村办园全部纳入其中。“集团化办园不搞一刀切,不做标准件,而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同一个集团,各有所长,各具特色。村办园改变了过去‘等’和‘靠’的被动发展态度,在领衔园的带领下,运用环境中的有利教育资源,主动探寻自身优势和地域特色。”市中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
  在改造升级前,村办幼儿园面临着很多难题。事实上,这也是目前不少村办幼儿园现在存在的问题。村办园面临资金紧缺、教学人员老化、村委会办园积极性差等问题。
  “村办园收费较低,有的幼儿园每名幼儿每月只有60元,除去支付教师工资外,没有资金再进行玩具教具的添置。”祝秀娟讲起改造前的村办幼儿园情况,19所幼儿园没有电脑,13所幼儿园没有空调,冬天要用蜂窝煤炉子给孩子取暖,园舍、设施陈旧。
  此外,村办幼儿园人员年龄普遍老化。目前村办园中任教的老村办教师群体对新的教育要求理解接受较慢,难以满足村办园的发展要求。同时,村委会办园积极性差。不少农村由于没有经济来源,无力对村办园进行投资和建设,发展滞后的现状也影响了村委会办园的积极性。
  经过近两年的集团化办园,在先进园的带动下,市中区村办园不断发展壮大。幼教集团两年来累计开展活动77次,捐资捐物达14万余元,送课到园46节,有7所幼儿园晋升到高一级类别。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