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山脚下度过的军旅岁月
2015年06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冯政琪
  我与济南的缘分在西郊的腊山,与腊山的缘分在山里的一座军校。那是我终生都难以忘怀的地方,是浸透了青春和汗水的地方,也是我冥冥之中人生的“福地”。
  二十多年前那个炎热的夏季,我从豫南兵营过五关斩六将考进了腊山军校。说实话,在去报到的途中,我激动而又不安。激动的是终于可以实现自己当军官的梦想,不安的是军校实行的是淘汰制,弄不好有可能被退回,那可是非常没面子的事。因为我在原连队当的是文书,除了文化基础好点,军事素质只能勉强说得过去,能考上军校是非常幸运的。
  我到腊山军校报到的那天正下着小雨,市区里天空灰蒙蒙的,进了一个山口,空气清爽了许多,再往前走八百多米,就是腊山军校的正门。迎接我们的队长叫刘玉云,除脸白净些像江苏人,其他哪里也不像,倒与山东人没什么两样。后来才知道,平时总黑着脸对人要求特别严的刘队长其实很热情。
  我分到了三中队九班,安顿好后第一件事是填写个人情况表。在个人爱好一栏里,感到实在没什么可填的,没什么才艺,也没有特长,就随手写上了“文学”二字,填这个主要是在连队里写过一些像散文、诗歌之类的豆腐块,总不能空着吧,那会让人觉得挺无用的。
  我还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当天下午,刘队长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对我说:“看你过去有点文学基础,现在交给你个任务,队里有个学员叫任联士,去年考上军校后因军事素质不合格被退学,今年又考上了,就在咱们队,你就把这个线索写个新闻稿,晚上熄灯前交给我。”我连忙找报纸,比葫芦画瓢,总算按时交了差。
  接下来的几天是复试,就是重新再考一次,排名靠后的按比例淘汰回原部队。复试主要考军事素质,体能、军体、队列、战术,前两项过关没问题,后两项基本上是不及格,差不多是垫底。我们九班十个人,临时指定我为班长,可我连口令都喊不准,没少在队列前出洋相。三天的军事技能考核下来,我感觉考得糟透了,应该是在淘汰的边缘。
  在我内心非常忐忑的第四天,队部通信员通知我到刘队长办公室。这下完了,一定被淘汰了,因为队里按比例要淘汰三名同志,已经陆续通知本人了。我以万分沮丧的心情走进了刘队长的办公室。刘队长看我一脸的悲伤,严肃地对我说,有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想先知道哪一个?我说,那就先说坏消息吧。刘队长说,坏消息是你的军事考核成绩不太理想,在被淘汰对象之列;好消息是你写的新闻稿上了军区报纸头版头条了,从人才综合指标考虑让你留下来,但你要把军事素质搞上去。
  一惊一喜,人生真奇妙。腊山,我留下来了,善良而温暖的怀抱里,青春与激情的交融中,从此有了我轻快的脚步。我把那张军区报纸头条上刊发的“去年被淘汰,今年又入校,战士任联士凭借过硬军事素质成就人生梦想”的文章剪贴下来保存好,用以时时激励自己在腊山下成长。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腊山军校活跃着我的身影,我在队列场上挥汗如雨,在课堂上专心致志,夜深人静时默默地爬格子。毕业考核时,我收获了军事课的优等成绩、文化课的优异成绩。
  腊山军校,留下了我火一般的年华,那里有欢笑、泪水、歌声,更多的是温暖、友情和奋斗,这段历史和青春往事永远铭刻在我的脑海里。最近,已经转业到河南公安战线的任联士到济南出差,我专门请他到腊山脚下的酒家小聚,还有几位在济南的同学作陪,我们在夜色里把酒临风,一起高唱起了校歌:“在腊山下,在黄河旁,集合着一群……”
  这山脚下,这歌声里,有我们的青春和梦想,有我们的热血和汗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