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前絮语
诗歌是他的行李
2015年07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徐静

  做编辑,文字太多而版面容纳不下时,为了顾全大局常会删掉一些细节。此刻,读到《天光云影共潮生》这篇稿件时,细细品味被鲁迅称赞为“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冯至在青岛的诗性时光,打动我的恰是那些细节,“夜晚,停电的时刻,整个城市陷入一片幽暗之中。蜡烛尚未点亮,冯至站在窗前,沉思,望着满山的寂静。窗外的墙壁上,是满满的爬山虎,在老虎窗的弧形之上,一两条延展的藤蔓,修饰着诗人的梦境……”这些充满诗意的感性细节,哪一个字都不舍得删啊!
  电脑上查找资料,更理性地了解冯至:作为诗人的冯至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诗篇,他与卞之琳一起被认为是中国新诗史上的现代派大家。他在《赠之琳》一诗中对卞之琳有这样的评价:“这星座不显赫,却含蓄着独特的光辉。”其实这同样可以看做诗人的夫子自道。在冯至漫长的诗歌创作生涯中,有两个关键阶段,那便是他创作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的时期和创作诗集《十四行集》的时期。对于前者,最著名的评价莫过于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极力褒扬的“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对于后者,朱自清先生也以其“诗里耐人沉思的理,和情景交融成一片的理”做出了很好的总结:“闻一多先生说我们的新诗好像尽是些青年,也得有一些中年才好。冯先生这一集大概可以算是中年了。”
  在青岛的一个多月时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冯至,“月余之留,影我甚巨”。1925年,冯至与朋友杨晦、陈炜谟等人成立“沉钟社”。之前结社“浅草”,象征着青春的绿色,如今的“沉钟”,则象征着人生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他们要以文艺唤醒沉睡的世人,为内忧外患的时代带来黄钟大吕一样的声音。文章中形容冯至和他的诗朋挚友——“他们萍聚、星散,诗歌是唯一的行李”。提着这样的行李,即使身居陋室或奔波千里,心里总是笃定、踏实的吧!此刻,我还想起了“诗意地栖居”那句名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还有多少人在向往诗歌追寻诗歌?其实,诗才是人类心灵最好的滋养。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