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学文化
2015年07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姜毅

  1945年2月,母亲在沾化县参加八路军,1946年6月跟随八路军山东主力七师后勤部队去了东北,编入东北民主联军六纵后勤部被服厂,后又编为第四野战军六纵后勤部第二被装厂,先后任女兵排班长、排长。
  母亲回忆说,到东北后,虽然被服厂工作很忙,但到了晚上,只要不执行任务或行军转移,厂领导就组织大家上文化补习课。那时,被服厂的文化教员是由教导员韩贺同志兼任,听说“韩教导员是在北京上的大学,是军阀韩复榘的亲侄女,她脱离剥削家庭,抗战初期就参加八路军,是老革命”。韩教导员安排文化课的内容很丰富:学识字,学珠算,教唱歌,还讲许多革命道理和红军长征的故事。大家先学会写自己的姓名,接着学写“共产党”、“毛主席”、“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学会的第一首歌是《国际歌》。女兵们感到学习很充实,既学习文化,更懂得好多革命道理。学习坚持了一年多,后来东北战局越来越紧张,被服厂跟随主力部队频繁转移,文化补习课就停下了。
  建国后,母亲调到沈阳军区后勤部被服总厂,1952年底参加了部队组织的文化学习班。这次文化班历时3个月,学会了查字典,借着字典看家书、信件和报纸,还学会了用算盘记账。文化学习结业考试,母亲以优秀成绩得到军区后勤政治部的嘉奖。之后不管工作发生什么变化,母亲养成了坚持文化学习和看报纸的习惯。母亲说,她从一个孤儿、苦孩子走上革命道路,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和党的基层干部,是党和部队培养教育的结果,她感到十分幸运和自豪。这张老照片是1953年2月部队文化学习班结业时全班同学的合影,前排左二是我的母亲。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