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齐鲁晚报大篷车普及夏季祛湿常识
人体湿气过重易致胃肠炎症
2015年07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工作人员正在为市民测量血压。 本报记者 刘光斌 摄
     本报7月1日讯(记者 刘光斌) 炎热的夏季,不少市民常常感到身体乏力、疲倦,甚至失眠心烦、口舌生疮等症状,“其实这大多是因为湿气重引起,夏季养生需要注重祛湿。”本期齐鲁晚报大篷车走进漱玉平民大药房张桓路店,为市民普及夏季祛湿常识。
  “在传统医学中,体内湿气过重指的是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胃肠炎症等也被统称为湿气过重导致。”漱玉平民大药房工作人员孙振海介绍说,早起时感到头发昏、大便溏软不成形、舌苔白厚等是辨别是否体内积存湿气的重要特征。
  据介绍,湿气重的人体内水分比较多,“内湿与体内脾虚有密切关系,酷暑时节,人们贪图冷气,爱喝冷饮,爱吃凉菜,同时也将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孙振海提醒说,冬天很少见人感冒,但夏天着凉感冒的人却有很多,湿邪对人体的危害甚于寒邪。
  “如果湿邪侵蚀到关节的时候,关节也会出现一定的病症,部分气血运行不畅,会有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表现。”孙振海介绍说,湿邪困扰脾脏,危害其正常运化效果,会表现出胸闷腹胀、食欲欠佳、饭量降低、大便不成形等。而因脾虚运化不利而致使“内湿”时,还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却不想饮水、倦怠乏力等气虚、湿困的表现。
  “祛湿一般采用饮食及运动相互结合的方法,中医讲究健脾化湿,意思就是通过改变饮食等习惯,改变脾胃虚弱的症状。”孙振海介绍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