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英对华关系上演“三国志”
2015年07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周一的晚上,随着专机飞抵巴黎戴高乐机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开始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次访问不仅是他上任以来首次访法,也是中国总理时隔十年再次到访法国。对此,法国方面给予了高规格接待:6月30日一早,法国总理瓦尔斯就在巴黎荣军院广场为李克强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中午,法国总统奥朗德又在总统府爱丽舍宫为李克强举行欢迎午宴。
  荣军院广场对中国人来说或许还有印象,今年3月26日,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时,奥朗德就打破在机场或爱丽舍宫举行仪式的惯例,在荣军院广场举行仪式欢迎习近平。当时,法新社曾称,在荣军院举行欢迎外国元首的仪式,在法国是“破天荒的事儿”。
  在荣军院欢迎外国元首都“破天荒了”,可见此次瓦尔斯在荣军院欢迎李克强更是罕见之举,可谓高规格接待。另外,法国总统在爱丽舍宫的欢迎午宴,也是17年来中国总理首次获此礼遇。法国之所以如此重视中国贵宾,凸显出其对中国这个“大块头”朋友以及法中关系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向欧洲各国宣示:巴黎跟北京的关系也很铁。
  更重要的是,按照行程安排,瓦尔斯不仅在巴黎会晤、宴请李克强,还将专程前往法国西南部城市图卢兹迎候李克强到访,这在法国外交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安排。就在图卢兹,中法签署了购买45架空客A330客机的订单以及追加购买30架的谅解备忘录,总值达180亿美元。而在李克强访法3天行程中,两国预计签署50多项经贸合同,总值数百亿欧元。法新社报道,巴黎方面表示,“法中经贸关系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的不止中法关系。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伙伴国。李克强总理2013年5月的首次出访最后一站就是德国,当时外长王毅形容中德关系为“中欧关系的领跑者”。那一年,中德双边贸易额达1616亿美元,约占中欧贸易额的三分之一。
  2014年堪称中德高层走动最频繁的一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德,7月默克尔访华,10月李克强第二次访德,其间他还送给德国总理默克尔一个鲁班锁,显示出两国关系的紧密程度非同一般。当时,中德签署约50项政府间和商业协议,达成181亿美元的双边贸易与相互投资及技术合作协定,还发表了超过1万字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
  说到法德对华关系,就不得不再看看欧盟三大引擎之一的英国对华关系如何。2013年12月初,英国首相卡梅伦时隔三年终于成功访华。同年,中英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700亿美元。次年6月,李克强总理访英,双方签了40多份协议,总值达300多亿美元。
  从中国国家主席和总理的访问次数上来看,显然德国要多一些,其次是法国,最后是英国,前两国中国国家主席和总理都已经访问过,而英国则要在今年10月才会迎来习近平。而从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上来看,德国则遥遥领先于英法。同时,从双边关系上来看,中德是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中法为新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英则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显然,英国已然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绝地反击,比如提前数月高调宣布习近平主席10月将访英。
  在欧洲大陆,法德轴心因欧债危机的洗礼而演变为德法轴心,与此类似的是,在对华关系上也出现了这种逆转现象——虽然政治关系不相上下,但经贸数据却分出了高低。或许这正是此次法国方面高规格欢迎中国总理的一个原因,既保持政治关系的热度,同时提升经贸往来的高度。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