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纳凉,莫若读书
2015年07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孙玉太(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我在高校教书,照例要休暑假。暑假干什么呢?我想,除了适当休息、参加学术会议之外,还是要读一些书。有人说,夏日炎炎,酷暑难耐,何苦读书?我必曰:心静自然凉,读书可使人心静,所以,消暑纳凉,莫若读书。
  多年以来,作为高校教师,读书俨然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或者说是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拿起书来就读,迅速进入读书状态,并不是一件烦恼的事,但有时,为了教学、为了研究而读书,却是一件颇不自由的事,或多或少影响了读书的兴致。
  比如说,刚刚结束的学期中,因为承担着《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的教学,为了备课,伴随着课程的进度,快速阅读了大量的参考文献,第一周是孙钦善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黄永年的《古籍整理概论》;第二周便换成了余嘉锡的《目录学发微》;第三周则要读严佐之的《古籍版本学概论》;接下来,再读倪其心的《校勘学大纲》……这样一学期下来,先后翻阅了几十本参考书,疲于奔命,恰如到美术馆看展览一般,阅读的效果既不佳,阅读的快感也不多。
  好在暑假就要开始了,可以自由地、有系统地读一些书了。多年来,根据自己的学术兴趣和研究方向,已经系统地阅读了《易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孟子》、《春秋左传》、《春秋榖梁传》、《春秋公羊传》、《孝经》、《尔雅》、《老子》、《庄子》、《楚辞》、《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旧唐书》、《元史》、《文心雕龙》、《诗品》、《世说新语》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未来几年,想集中一些时间将先秦两汉没有读过的重要典籍通读一遍。这个暑假,计划先读《墨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管子》等五部经典。
  与此同时,为了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打算再读一些近年来出版的教育理论书籍,诸如勒内·萨兰等主编,易进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求索的心灵:苏格拉底对话教育法的理论与实践》;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著,佘卓桓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大学之窗:打开身心灵的纯美世界》;巴格托、考夫曼主编,陈菲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郑也夫著,中信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吾国教育病理》;张岂之著,商务印书馆2014年出版的《大学的人文教育》;叶澜著,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出版的《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等等。若再有闲暇时间,想再泛览一下原来没有读过的英、美、法、俄等国的文学作品。
  好了,就此打住,我要去读书了。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