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不是就业难的避风港
2015年07月17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创业”也并非狭隘地理解成自己当老板,更多的是代表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也未必人人都适合创业,找对自己的位置,哪怕在某个普通岗位上当个螺丝钉,也要比好高骛远挥霍青春好得多。
中国今年的高校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压力可见一斑。与此同时,创业的热潮也在兴起,“互联网+”更是给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于是,从“找饭碗”升级到“造饭碗”,成了不少年轻人的选择。
与心灵上的未老先衰或过度追求安逸相比,年轻人有一颗创业的进取之心有好处。但值得警惕的是,在这股热闹的创业风潮中,也能看到某些非理性的因素。缺乏对创业风险、创业艰辛的理性认知,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荒废了青春却一事无成。
诚如不少媒体报道中所提到的,创业已然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三五好友组成创业团队,在90后大学生中并不鲜见。像在上海理工大学等一些高校,创业教育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而天津等高等院校集中的城市,几所学校共办的创业大赛也颇有市场。按照智联招聘几天前发布的数据,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占比从一年前的3.2%上升到6.4%,占比虽少但足见增速之快。
如此情形让人看到了创业创新的热情,但更深入地去探究,不免为这些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感到担忧。就像智联招聘的报告所言,大学生创业者中半数以上把创业项目定为外卖送餐,全然不顾该领域已然是一片“红海”;更有统计显示,有六成学生创业时首要考虑“政府有什么政策支持”,而非市场或者产品。按照《大数据时代》的作者舍恩伯格所言,今后创业的决定性因素不是资金而是创意,但如果连像样的创意都没有,这样的创业显然是非理性的。
更何况,创业本身就是一条艰难之路,绝非一条发财的捷径,一些创业团队动辄融资千万美元的消息很有诱惑力,但成功者脚下往往踩着大批“牺牲者”。国际投资巨头摩根士丹利曾经做过统计,在备受中国年轻人青睐的互联网领域,企业平均寿命只有3到5年,每年自然死亡率有20%至30%。而按照哈佛商学院的估算,在被称作创业者天堂的硅谷,有约四成的初创公司以资产清算而结束,还有高达八成难以实现预期的投资回报率。
不仅如此,对于那些怀着“找不到工作就创业”的年轻人来说,现实也更为残酷,因为成功的创业者往往要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刘强东就曾在一次演讲中告诫那些“不想朝九晚六打卡,受到别人的指使”的年轻人,创业是最不自由的,“你在公司必须是最自律的那个人。”硅谷创业教父格雷厄姆对成功创业者共同点的总结,则是“他们工作起来简直像是驴子那样拼命”。
所以说,决定是否创业时,一定要考虑清楚,如果仅仅是找寻致富的捷径,或是把创业当做“就业难”的避风港,更大的可能性是遭遇失败。从成功创业者的经历来看,“创业”也并非狭隘地理解成自己当老板,更多的是代表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如果连找工作的困难都无法克服,怎么可能创业成功呢?而且,也未必人人都适合创业,找对自己的位置,哪怕在某个普通岗位上当个螺丝钉,也要比好高骛远挥霍青春好得多。
从“找饭碗”到“造饭碗”确实体现了年轻人的活力,要比年纪轻轻就追求安逸对个人和社会更有好处,但别忘了,让整个社会更有效率的是,每个人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如果大家都一窝蜂地挤着“造饭碗”,却没人“找饭碗”,造出来的饭碗又有什么意义?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