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迟滞,不只困扰东北
2015年07月2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刘瑞明

  近来,东北经济所表现出来的困局备受关注。据统计,2014年东北三省的GDP增速全部处在全国后五位,而今年第一季度,黑龙江和吉林的增长率分别为4.8%和5.8%,辽宁省增长率仅为1.9%,经济增长速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什么东北经济会表现得如此疲软?尽管背后有很多原因,但是归根结底,最为重要的是体制的拖累效应。回顾历史,东北在建国之初就因为其资源和工业基础被确定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重点实施区域,而在这种思路指导下构建了大量的国有企业。当改革开放后,国家决定逐步走向市场经济时,这种发展模式的一系列弊端开始凸显。东北经济中赖以支撑的国有企业变成了包袱,开始阻滞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一,从效率的方面看,国有企业的效率远远低于民营企业。由于国有企业本质上是行政延伸机构,与地方政府存在着利益共存,因而,在各种要素的配置和制度的设置方面,都存在着偏向于大型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歧视,导致其他所有制经济难以有生存空间。而这种体制在“路径依赖”的作用下难以有效转变。因而,东北过高的重工业比重和国有比重过高使得其在同其他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比较中表现较差。
  第二,从公平的角度看,国有企业内部存在着高度的不公平,一方面,国有企业内部长期存在的“大锅饭”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变,内部员工的付出和回报不匹配,由此而导致的惰性效应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内部的分配体制高度依赖于员工在企业当中的层级地位,其回报是按职位而非贡献来界定,在国有企业产权不清的背景下,这就引发内部员工更多地通过“走关系”去获取职位,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东北腐败较为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重工业和国有企业都是资本密集型的,其能够解决的就业相对较少,所以东北地区难以有效解决当地的就业。这也就导致了我们看到的增长疲软、人口外流的现象。
  这些体制弊端让东北地区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乏力,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扩大。因而,国家在2003年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之后的十年里,通过各项政策支持使东北经济整体增速要高出全国增速。但是,受限于既有体制的路径依赖,东北振兴过程中存在着“政策陷阱”,大量资源依然倾向于大型国有企业和重化工业,造成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严重滞后等不良后果,当外部市场冲击来临时,整个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变差,经济增速下滑。
  事实上,东北经济只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其他地区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只不过因为在“历史上”国有企业的地位没有那么高,所以引发的问题没有那么严峻,很多问题是容易被忽视的。东北目前的困局就给我们观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典型样本,凸显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如果说,包括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市场竞争等在内的国企改革方案能够给东北带来新的生机,那么,其他地方也能从类似的举措中收获改革红利。相反,如果国企改革一拖再拖,现代企业制度始终无法得以建立,那么按照目前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国有企业在一个地区所释放出来的负能量,包括对国有资本的低效使用、出于垄断资源能源的权力寻租等,是多于正能量的。(作者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