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抢招职校生给谁泼了冷水
2015年07月22日 来源:
齐鲁晚报
【PDF版】
□穆静
随着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成了社会一大问题。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职业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成为职场“香饽饽”。山东一物业管理专修学院举办的顶岗实习供需见面会上,出现了众多企业抢学生的“怪现象”,企业想要抢到心仪员工至少得提前一年预订。(详见《齐鲁晚报》21日C08版)
职校毕业生受追捧已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儿,可企业提前一年到职校抢定学生,在年年都是“最难就业季”的背景下,还是格外引人关注,刺激着一些家长和高校毕业生的神经。再来点猛料吧,在东营,上职业院校的李肖肖毕业才一年,已经是年营收上千万企业的老板。而人家日照的技校毕业生公维升因工作突出被评为省劳模。
职校生受追捧,给了普通高等教育一记耳光。为啥高校“掐尖”培养的不少学生,走出校园后处处碰壁,工作难找?该好好反思一下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了,其专业和课程设置是不是再食人间烟火些,扩招和扩专业之前是不是先好好考量一下自身力量。
这也给了在校大学生一个警告。大学生头上“天之骄子”的光环该摘下来了,还是别旷课了,更别花父母的钱请人代上课了,因为或许你还在愁着是去上课还是睡懒觉的时候,班里以前中不溜儿的学生已经是大老板了。
认为上大学才有出息的家长们也应得到启发了吧。扼杀个性的分数真的那么重要吗?面子真的比生存更重要吗?上大学、上好大学不再与成功画上等号,上职校技校也出人才。未来有如此多的不确定性,何必逼着孩子学不感兴趣的东西,何必非得让孩子考高分不可,还不如多关注孩子的特点,因材培养。
当然,职校教育本身也应该从中反思。职校毕业生怎么成了香饽饽?供不应求呗。这供不应求咋形成的呢?是培养的学生技术素质过关、是其掌握的技术正好迎合市场需求。而市场瞬息万变,香饽饽要“香”下去,就要想方设法让其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
而无论名校热还是职校热,其实不少人看中的无非是让所学更容易转换成生存能力,哪个转换成生存能力更快更强,哪个就更受追捧。而个人真正的兴趣,以及技艺以外的人格素养的养成倒退居其次了。食人间烟火没错,不过除了生存,我们也应有诗意和远方。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