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青年带母修鞋维持生计
二人在一辆三轮车上住了两年,创城复审清街留出暖心一角
2015年07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张洪江正在修鞋。
  张洪江母子所住的三轮车。
     滨州市迎接卫生城复审,所有流动小摊位被清理规范,而在滨州市大润发南面的一个修鞋摊位却没有被清理,原来是一位身有残疾的小伙子带着母亲靠这个小摊位维持着生计,不仅如此,一辆三轮车成了母子俩唯一栖身的地方。
  文/片 本报记者 张牟幸子
1
靠爬行撑起一个小摊位
  20日,记者来到滨州市大润发附近,一名小伙子正坐在一个小小的摊位前修补一双凉鞋,他的母亲则在一旁的冷饮摊上睡着。这名小伙子叫张洪江,今年28岁,是北海新区马山子镇北圈村人,因为疾病的原因从小无法行走,只能靠爬行来移动身体,见到记者前来,他扶着一旁的摊位用手使劲儿撑着腿勉强站了起来。张洪江告诉记者,他之前在滨州技术学院上过学,毕业后也找了几份工作,但是因为身体不行,赚的钱根本不够维持生活,为此他利用空余时间给别人修鞋,“再后来就支了一个小摊位专门修鞋配钥匙了,这样坐在这里不用来回动,比较适合我的情况,这样赚的钱就够我和我妈吃饭的了。”
  张洪江在这里修鞋已经两年多,之前在他旁边做点小生意的市民张成文告诉记者,以前张洪江在修鞋摊位前还摆了点小东西卖,因为他不能走,只能在两个摊位前来回爬着拿东西。听到这里,张洪江68岁的老母亲李淑凤告诉记者,她没来照顾儿子之前,碰到下雨天儿子收拾这些东西来回滚得身上全是泥,“他行动慢,只能靠着爬、滚,弄得浑身泥水。”说到这里,李淑凤低头擦了下眼睛。
3
城管暖心之举留下摊位
2
三轮车成了母子俩的家
  经常来给母子俩送饭帮忙的星火义工成员孟祥军告诉记者,一开始只是看着母子俩挺可怜的,没想到两个人连住的房子都没有,“就睡在一辆带棚子的三轮车上。”
  李淑凤带着记者来到停在大润发南面的一辆三轮车前,三轮车车斗上搭起了一个棚子把四面全都包裹起来,只留下一个小小的窗户,打开后里面还挂着蚊帐,记者看到一侧的棚子已经被顶开了一个口子。李淑凤告诉记者,这就是他们母子俩晚上休息的地方,夏天虽然开着上面的小窗户,但是依然特别闷热,“我腰不好,他(张洪江)夜里睡觉怕挤着我,就用膝盖使劲顶着棚子的边,你看都把棚子顶开了。”就这样一个冬冷夏热的小三轮车,母子俩住了近两年。
  记者了解到,李淑凤有五个孩子,张洪江的大哥欠下巨额债务无力偿还,姐姐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就是他(张洪江)脑子还算灵光,能自己修个鞋赚点钱,我也是来照顾着他,不然他自己在这里我也不放心,”李淑凤这样告诉记者,自己在这里能帮儿子做个饭,不然他连饭也吃不上,“你看他身体这样,如果他死了,我也就跟了他去了,我能舍了他先走吗,我不能啊!”李淑凤的眼睛再次红了。因为现在是夏天,前来修鞋的人并不多,李淑凤表示,现在也就靠卖点冷饮赚点钱,“凑合着能有口饭吃吧。”
  周围的人们渐渐都知道了李淑凤、张洪江母子俩的情况,每到刮风下雨时都会帮忙收拾摊位,有什么好吃的也会想着给母子俩留一份。张成文告诉记者,以前在张洪江旁边摆摊,也会帮他卖卖东西,“下雨的时候我们周围这些人都是先帮着他收拾好摊位再收拾自己的,他自己根本顾不过来,我们也不能眼看着他在地上爬啊!”李淑凤也说,有时候下雨附近看大门的人就先跑过来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周围的人也都特别照顾他们母子俩。
  为了让母子俩再多点营生,孟祥军帮忙协调物业从附近小区里扯了一根电线,这样李淑凤就可以卖点冷饮,两人平时也可以在这里做个饭,“这样两个人能多点收入,做饭也方便点。”
  因为最近卫生城复审,周边流动摊位全部清理掉,而张洪江的修鞋摊却被保留了下来。张成文告诉记者,当时城管执法人员也来清理张洪江的摊位,但是我们周围这些人和城管详细说了说他母子俩的情况,城管就给他们安排到对面一个地方,但是对面根本没生意,“没有生意两个人怎么吃饭啊,我们就和城管解释希望能留下他的摊位,后来他们和上级汇报了一下,让他规整了一下摊位就留下了,你看城管管理也很人性化啊,我们的摊位虽然都清理了,但这事儿不能比,人家这情况多特殊多困难,应该留下的。”连同李淑凤的冷饮摊位都保留了下来。
  经常给母子俩送饭的孟祥军还想着把自己附近三楼的一处房子给母子俩住,但是因为张洪江根本无法上楼而作罢。李淑凤告诉记者,现在就想着能有个小平房住就行,“要是能有个小屋子也行啊!”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