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篓藏信,鬼子眼皮底下扒铁路
淄博张店有个400多人的“八路村”,走出70多名抗日战士
2015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77岁的退休老支书房礼昌站在房家村的村碑前。
     在淄博的西部有个名为“房家”的村庄,村里100来户400多口人,几乎家家有人参加抗日队伍,有些甚至是父子、兄弟几人都是八路军。他们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打汉奸、送情报,最终房家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八路村”。
文/片 本报记者 张泰来 刘志浩           
兄弟上阵父子杀敌 每家都有抗日战士
  房家村现为房家小区,位于淄博市张店区。如今的房家村民早已搬进了单元房开启了市民生活。对于这样的现状,77岁的退休老支书房礼昌很满意。
  这位出生于1938年的老人,在抗战期间度过了童年。他回忆,房家村地势低洼、土地贫瘠,而随着济南、淄博的相继沦陷,日军的铁蹄也使得村民们日子更加艰难起来。
  然而生活上的贫困并没有影响人们爱国的热情。早在1937年冬,时年27岁的房家村民房众夫(解放后曾任济南市委统战部长)就参加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二年又入了党,成为全村第一个参加抗日队伍的人。
  “房众夫辈分高,人缘好,也会做工作,村里参加革命主要是受他的影响。”房礼昌说,在其带动下,不长的时间里,村里就有50多人参加了八路军等抗战组织。到了1939年,村里就建立了中共地下党支部领导村民开展抗日斗争。
  “村里当时父子都参加抗日的就有三户,其他兄弟几人参军的就更多了。”房礼昌说,解放后他曾对房家村的抗日史做过一些研究,发现那时候村里几乎家家有人参加抗日队伍。这股热潮持续整个抗战期间,几乎房众夫每回一次村里,都会有人要求跟着他出去打鬼子。
  到日本投降时,村里已有70多人参加八路军。房家爱国的热情也影响了附近村庄,现在当地还流传着“房家连、南家排、唐家班”这样的顺口溜,说的就是房家等几个村的村民积极抗日的情形。
发现汉奸就绝不放过
  1938年,房礼昌的大伯房允乾也参加了抗日队伍。除此之外,房礼昌的叔叔也参了军,父亲房允孔是地下交通员,他本人也跟房众夫的儿子一起参加了儿童团,负责在村口放哨、查看路条等。那时,房礼昌家就是一个联络点,下级收集到的情况、上级的指示和宣传资料都先汇集到他家,再由他父亲负责上传下达。
  “我父亲就在帽子顶或者棉裤里弄个夹层,把情报放在里边,到了再取出来。要是夏天,就挑着粪篓假装捡粪,用油纸或者狗皮包好情报放在粪底下。”这些方法看起来简单,却是十分的高效实用。
  即便如此,牺牲依然随时伴随。当时距离村庄不到一公里的马尚车站就是日本鬼子的一个据点,此外距离村庄两三公里还有一个炮楼,所以抗日工作其实是在敌人眼皮底下进行的。更危险的是,周边还有伪军汉奸活动,房礼昌的叔叔就是因为汉奸出卖,被日军逮捕折磨致死。
  “一发现汉奸就绝不放过。”房礼昌说,他还记得村里曾有个汉奸被八路军一枪打死,村里其他老人也说在邻村当汉奸的也有人被打死。房礼昌说,抗日活动能够在房家坚持下去,就在于八路军对于汉奸的震慑作用。
  而包括房家村八路在内的抗日队伍也曾围绕胶济铁路开展诸如扒铁路、抢物资等一系列抗日活动。

藏身玉米秆堆里 刺刀在身前停止
  房家村的抗日活动也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占领期间,日军对于村庄的扫荡一直在持续,尤其是在1941年后更是猖獗。
  中共张店地方史记载,1941年后,日伪开始沿铁路、公路线对淄博地区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进行反复扫荡。其中,在1944年1月1日,日伪300余人包围了房家村,抓走30多人,中共党员马继德、戴子俊等5人被活埋或秘密枪决。而整个抗战期间,房家村牺牲的村民就有23人。
  年逾古稀的房礼昌对于当年的恐怖气氛记忆犹新。他曾无数次提起两段故事。一次鬼子上门抄家,为了找出情报材料把家里翻了个遍,“就连家里枯井的井底,鬼子都搜查了几遍”。当时父亲房允孔就躲在墙角的一堆玉米秆后面,鬼子为了找人就拿着刺刀到处刺,幸亏刺刀刺得不深,到父亲身前就停了,他这才得以保命。
  “还有一次,日军带人堵在了门口,我父亲跳墙逃走,急中生智跳过墙后躺在墙根上,鬼子趴在墙头上只看到远处,加上八路军在相反方向打枪引开鬼子,这才又逃过一劫。”房礼昌说,如今,他总愿意拿出《傅家乡志》,翻看上面一个个牺牲的同村先辈的名字,深感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英勇。
  “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更应该记住这些为抗战牺牲的战士!”房礼昌说。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