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下的雨,七成半要留 在景区内
济南探索海绵城市建设,千佛山景区雨水综合利用等方案已报审
2015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改造后的七里山渗漏区。 
  ◤七里山上的蓄水池。
  ◤千佛山西区由鹅卵石、石头砌成的渗塘。   本版照片均为 本报记者 周青先 摄
     本报7月23日讯(见习记者 唐园园) 作为新生事物的海绵城市建设,济南市园林局在探索中。目前,关于建设海绵城市的实施计划以及技术导则已经基本完成编制,园林系统年径流总量75%将被利用。
  2015年4月,济南市以第2名的好成绩跻身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海绵城市的建设是新生事物,济南在制定海绵城市的标准、规范时,就是在制定国家的标准。”济南市城市园林绿化局城市绿化指导处处长安吉磊说。
  经过多个月的建设和探索,《海绵城市建设园林项目实施计划》汇编完成。根据规划至6月上旬,千佛山景区雨水综合利用,佛慧山、平顶山山体公园及雨水系统收集利用等11项专项规划方案已分两批报送专家审查。
  目前,千佛山、佛慧山、兴隆山、英雄山、泉城公园等8个项目规划方案已通过专家审查,并开始了详细方案和施工图设计。小龟山、小姑山及道路、河道、游园等项目规划方案通过专家初审,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也将尽快报送专家完成最终审查。工程项目立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可研报告正在编制中。
  根据济南市集雨型绿地研究成果和工程建设实践经验,济南市园林局探索编制了“1+5”《济南市海绵城市绿地建设技术导则》,即山体及山体公园、公园及开放绿地、道路及河道绿地、附属绿地、生态隔离带及湿地五大类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系统的构建。
  截至目前,共计建设下沉式绿地1.5万平方米,完成透水铺装2.3万平方米,砌筑挡墙、水平阶8000立方米,栽植各类苗木30余万株,完成建设投资约4000万元。
  这些工程究竟能产生多大的作用?能有多少雨水被山体吸收利用?“雨水的渗透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我们要做到年径流总量75%的控制目标。”安吉磊说,“也就是说,不管老天爷下多少雨,七成五的雨水要留在景区内被吸收利用。”
  据了解,由于植被覆盖率、地形地势以及绿地类型不同等原因,有的景区雨水收集使用率会高于75%,有些会低于目标,75%只是一个平均值。“泉城公园的雨水回收利用率最高,能达到85%。”济南市园林局绿化处孙处长说。
  英雄山风景区计划在已完成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将建设任务分解至四大片区规划实施:马鞍山、四里山北坡区域,赤霞阁西入口区域,五里山西坡区域及拥军路周边。预计于2016年底完成海绵工程实施,2017年进行调试和工程评审。
  目前,济南市海绵城市绿地建设工作只完成了总任务的20%—30%,“目前,济南市的降雨不多,基本都被留在山体景区内。只有在雨量较大时,海绵城市的作用才会凸显明显。”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