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保护推广67个非遗项目
2015年07月24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本报7月23日讯(记者 张帅 通讯员 刘学谦) 近日,记者从长清区文化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长清区已拥有的非遗文化涉及9大类、67个项目,其中省级非遗项目3项,市级37项。为使珍贵的非遗文化得以发掘与传承,长清区多措并举,扶持和培养民间艺术骨干,有力地推动了民间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近年来,长清区深入十个街镇,不断对民间艺术进行搜集、整理、研究,走访调查民间艺人1000余人次,内容涉及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曲艺、手工艺、美术、医药、戏剧、生产商贸习俗等9个门类。通过系统的普查,摸清了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延续、发展、分布和保存现状等情况,及时整理建立起《保护名录》,为继承和发扬非遗文化奠定了基础。
  起源于长清区的“手龙绣球灯”是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它以手龙和绣球灯为道具,将武术和民艺相结合,表演时刚劲有力、热烈大气、阵容庞大、气势磅礴,是省级非遗项目。长清区重点扶持发展了以其为代表的多个民间文化,通过举办培训班,培训培养了一批民间艺术的传承人,积极组织到省市参加演出,在各级春节文化活动中亮相,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民间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队伍后继乏人的现状是保护非遗文化的重中之重。长清区采取发掘、培育、扶持等有力措施,通过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为传承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具有重要价值的长清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全力保护,重点扶持;鼓励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加强中青年艺术骨干的培养,使民间艺术绝技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同时,积极组织专家下乡,发展辅导培养民间艺人,先后在全区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各地都有了一支较活跃的民间艺人队伍。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