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恋人咋就变成“致命情人”
2015年07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雪樱

  26日下午6时许,一名男子因为恋爱纠纷持刀挟持女友,并叫嚣要与其同归于尽。接到报警后,章丘刁镇派出所民警赶赴现场,冒着被捅伤的危险将男子制服,女子在逃脱时被男子捅伤。目前,嫌疑人石某已被刑拘。(详见《齐鲁晚报》29日C08版)
  仅仅因为恋爱纠纷,男子就在公共场合挟持女友,并要和她同归于尽,想必很多人都会觉得他“不爷儿们”,“太冲动”。庆幸的是,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男子成功制服,遏制住危险的苗头,而男子却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等待法律的宣判。
  分手后采取极端行为的,并不独该男子一人。恋爱失败后杀害恋人或者自残的案例,也多次在媒体上出现。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人分手后如此暴力?
  一方提出分手,另一方伤心过度,自尊受到重伤,产生受挫感、被剥夺感、不完整感,这也难免。可为什么多数人分手后不会采取过激行为,而有些人就如此暴力呢?这跟当事人的人格特质有很大的关联性,跟过往的成长环境、家庭等因素有直接相关性。若孩子的生长过程中缺乏爱、缺乏关怀,其更依恋亲密关系,当亲密关系遭到破坏后,更容易想不开。
  除了个人原因外,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如果过分强调男儿有泪不轻弹,受挫不能表现在外面,男人极易自我封闭,脆弱不堪,极易出现偏执行为与边缘化人格障碍。此外,溺爱的教养方式也容易让人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
  恋爱的分离具有一定的杀伤力,如何将这种负面能量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勇敢地直面,是成长的重要标志。而遇到挫折与失意时如何正确释放情绪,也是家庭和社会需要教给年轻人的。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