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大范围高温开始啦
2015年07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PDF版】
  清扫一会,张师傅就开始汗如雨下。
  刚在路边站了一会儿,交警刘阳就满头大汗。
  穿着不透风的绝缘服,电力工人汗如雨下。本报记者 孙国祥 摄
  炎热的太阳让行人苦不堪言,一位骑车的路人后背已经湿透。本报记者 孙国祥 摄
  在滨海的欢乐海,挤满了游泳玩耍的市民。本报记者 孙国祥 摄
     本报7月29日讯 (记者 秦国玲)29日高温闷热天继续发威。记者了解到,从27日上午开始,潍坊就被副高控制,气温飙升,湿度增大,潍坊市最高温超过35℃。29日下午2点,潍坊市气象局发布高温黄色预警,真正的大范围高温天开始啦。
  目前,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已逐步控制华东、华北南部,随后进一步深入控制华南东部和华中,高温从华东开始逐渐扩展蔓延,形势稳定,持续时间将比较长。潍坊市气象部门预报,未来4—7天,副高控制潍坊,入伏之后第二段高温天气将出现,但这几天,局地强对流天气仍不时“出门”,大伙还是需要带好雨具。
  潍坊市气象部门预报,今日局地还将有雷阵雨强对流天气,由于水汽充沛,易造成短时强降水天气。大家要做好对雷电、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天气的防范。气象专家称,今年夏天连续高温来得比较晚,“这与今年副热带高压偏弱,位置有些异常有关。”不过,此时此刻,副高已经相当强大了,横扫了中国大片地区。
  27日、28日、29日白天潍坊的最高温都已超过35℃,但截止到上午11时,气象部门一直未发布高温预警,不少市民感觉不可思议,都热得门都出不了了,还没有发预警吗?对此,潍坊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连续三天最高温超过35℃以上,气象部门才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目前还没有达到35度。”下午2点40分,潍坊市气象局发布了高温黄色预警信号,“今天下午已经出现35℃的高温,已经达到连续三天35℃以上的要求,预计今明两天潍坊市还将出现35℃以上高温,局部地区达到37℃,请市民注意防范。”
  气象专家提醒市民,由于近期午后气温较高,大气层极不稳定,极易出现午后热雷雨天气。气象部门发布一周天气展望显示,本周五前,潍坊多雷雨天气,气温较高。8月1日后,气温稍微凉爽两天,市民注意防暑降温。

市民扎堆到欢乐海海滩避暑 周末能达到三五万人
  本报7月29日讯(记者 王琳)潍坊连日遭遇高温湿热桑拿天气,城市被一股热浪笼罩着,不少市民蜂拥至滨海欢乐海海滨浴场消暑纳凉,海里的旅客就如同下饺子。29日,记者从滨海区欢乐海沙滩管理公司了解到,从上周起,到欢乐海游玩消暑的旅客直线上升,周末时甚至比先前增长了几倍。
  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很多市民喜欢到海边消暑纳凉,随着滨海区欢乐海前些年的“开门纳客”,更加方便了喜欢洗海澡的市民,不必长途跋涉跑到青岛、烟台,在本市内就能享受到海边的清凉。近日去过欢乐海沙滩的市民一定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人可真多”。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游客密密麻麻地分散在海滩上,有的拎着铲子、小桶、沙漏等家伙什玩沙戏水,有的在海滩上沐浴阳光,当然更多的人泡在海水里享受清凉。
  市民曹女士告诉记者,她家住在经济开发区,经常周末时和先生一起带着五岁的孩子到滨海欢乐海玩耍,上周末他们又去玩的时候,突然发现游客激增了不少。“以前沙滩上百米内也见不到几个人,现在几乎是人挨着人。”曹女士说,他们上一次到海边玩的时候是7月上旬,海滩上还没有很多人,海里游泳的人也不算多,但是上周末又去,就发现完全换了一种场景。“挨着沙滩的浅海里,几乎被人挤满了,根本游不开,只能是泡着。”曹女士说,这说明大家越来越认可自己家门口的海滩浴场,不再舍近求远跑到别的城市去洗海澡。
  滨海区欢乐海沙滩管理公司的负责人宗总经理告诉记者,在五六月份,周一到周五的游客人数在一万人左右,周六和周日的游客人数将近两万人。而从7月下旬开始,到欢乐海游玩的游客开始直线上升,平时周一到周五每天的游客人数在两万人左右,周六的游客人数在三万人左右,而周日的游客最多,将近五万人。到海边游玩的人数比前几个月激增了不少。 

热镜头一
环卫工张勤: 一天下来,工作服就没干过
  29日下午两点,新华路上,室外温度已达到36℃,地表温度早已超过45℃,记者在沥青路面站了一会,汗珠就开始随着脸颊往下滴落,而此时已年过花甲的环卫工人张勤正在清扫路面。只见他身穿橘色工作服,头戴工作帽,当发现路面有垃圾时,就拿着夹子不断弯腰捡拾,阳光照在挂满汗珠的脸上,张师傅时不时用毛巾擦着脸。
  “我干环卫快两年了,每天早上4点出门,4点半到达清扫路段,这段路人流量大而且商铺也多,路段垃圾多”,张师傅告诉记者,大约7点扫完一遍后回家吃饭再回来,上午干到11点,下午1点半干到5点,大约三百米的路段,自己得来回转。“路面上随时可能产生垃圾,天热了,身上的工作服一天下来都没干过”。
  采访中,张师傅始终没有停下自己的工作,有时候汗珠滚下来,才拿出毛巾擦擦。而刘师傅清扫的大部分垃圾都是废纸、树叶、烟头等,还有一些车辆在行驶中随意丢弃的饮料瓶等。张师傅告诉记者,这份工作,虽然累点,尤其是夏天,确实不好受,但已经习惯了。张师傅对记者说,很多人从车里往外扔垃圾,自己就得穿行在车流中去捡,确实很不安全,因而也希望市民能够规范行为,尽量将垃圾扔到垃圾箱里,而这就是夏天里对环卫工人们最大的关爱。
         本报记者 董惠
热镜头二
处理一个事故近1个小时 才站5分钟,警服就贴在身上
  29日中午12点半左右,奎文交警大队二中队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在东盛广场边,一辆轿车与一辆三轮车发生刮擦。二中队副中队长刘阳当天正好值班负责处理交通事故,接警后,正在路面巡逻的他和同事调转车头,赶到事故现场。
  站在烈日之下不到2分钟,刘阳和同事的警服已经被后背的汗浸湿。但他们还要忙着现场拍照、画出现场图。5分钟后,刘阳和同事的警服也已经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后背上。固定完证据后,刘阳才和同事让当事人来到路边,询问事故发生时的情况。由于天气炎热,两车车主都热得连连抹汗,三轮车主及朋友其都干脆光了膀子,连连用毛巾擦汗。
  “天气越热,这样的小事故就会越多。”刘阳说,而且由于气温高导致人们较为烦躁,出现事故后,事故双方闹脾气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像这种不到1个小时就处理完的事故,算是比较快的。一般要求交警处理的小事故,多是事故双方无法分清责任、或有比较大的矛盾纠纷,两者处理起来都需要时间,在烈日底下晒一两个小时并不少见。
  刘阳笑着说:“事故多的时候,一天要处理刮蹭小事故10多起,那就基本一整天都在晒太阳了。”除了处理事故,民警还需要巡逻、站岗、处理其它报警等。
          本报记者 张焜
热镜头三
高速公路养护工: 最多一个月,鞋就被路面烫烂
  29日中午,记者来到青银高速公路潍坊段,这里正在进行半封闭施工。烈日下的高速路面上,铣刨机、摊铺机轰鸣作响,几十名工人带着圆草帽低头劳作,汗珠顺着脖子往下淌……“我们段上一共有20名工人,从早干到晚。”养护队的一名负责人初可山说,中午施工人员都不能休息,因为那时地面的温度能达到七八十摄氏度,而沥青的温度在100摄氏度左右,越是热天铺出来的效果越好,所以他们都赶在中午最热的时候摊铺沥青。
  为了保证道路养护速度又快、质量又高,工人们每天都要与高温和滚烫的沥青为伴。早上6点上班,下午7点左右下班,一天工作足12、13个小时。阳光暴晒下,皮肤黝黑成了他们的共同特点。
  “我们准备了大量的消暑降温物品,凉茶、藿香正气水、仁丹等都是常备的,但是施工人员轻微中暑还是常有事情,一旦发现中暑就会马上撤离路面休息。”养护队负责人初可山告诉记者,工人们整天都要在这样刚铺好的沥青路上走动检查,看哪里不平整就要及时修补,并测量温度是否合适。这就意味着:一不小心,手脚就会溅上滚烫的沥青,没过多久,鞋底就会被烫穿。很多人的手臂上都会有疤痕,都是沥青烫后留下的,鞋子虽然是专门买的工作鞋,最多只能穿一个多月,鞋底就被烫烂,需要换新鞋了。
          本报记者 王琳
热镜头四
各大医院急诊室: 近三天来,每天都有中暑患者
  29日,记者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了解到,因近日高温天气,患上中暑、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明显增多。据该科主任医师李来传介绍,近期急诊科收治的脑血栓和脑出血患者有增多趋势。高温天气下,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果出现情绪激动,或过度疲劳、脱水、暴饮暴食,就容易引发心肌梗死。由于该病还会引发许多严重的并发症,提醒市民更应该注意控制自己在炎热夏天的情绪。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急诊科也挤满了前来就诊的患者,该科宋建华主任介绍,近期接诊的中暑和腹泻患者明显增多,近三天来,每天都能接诊一到三名中暑患者。另外,急诊接诊的患儿有所增多,且多数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疾病。
  记者走访了市区的几家医院发现,各大医院门诊部内均人满为患。据了解,高温天气不仅使得儿童容易患病,成年人、老人也相继“中招”。上班族长期在空调房内工作,空气不流通,细菌容易在同事之间或家人间相互传染,人容易出现乏力、免疫力下降的情况。
  专家表示,高温天气预防中暑,出行应尽量避开正午前后时段,减少上午10点至下午3点间外出活动。对于热衷运动的年轻人,要及时补充水分,运动前后注意环境的温度差,不要忽冷忽热。
        本报记者 马媛媛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齐鲁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网友为此稿件打分的平均分是:
齐鲁晚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
© 版权所有 齐鲁晚报
华光照排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